4.不要把Na2CO3+SiO2Na2SiO3+CO2↑与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相混.前者是工业制玻璃的反应式之一.是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而后者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若交换条件.两者均不发生反应.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0题) A.是①②③ B.只有① C.是①和② D.只有③ 思路分析:大气中的CH4和CO2为红外线吸收体.它们吸收太阳和地球的长波辐射.并将其中一部分反射回地球.因此.大气中CH4和CO2浓度增加.则阳光被吸收得多.反射到太空的部分减少,地表温度将上升.天然气燃烧产物为CO2和水.而煤和柴油燃烧产物会造成污染.对等质量的CH4和CO2.CH4的物质的量比CO2多.由题意知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CH4大.但CO2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 答案:C 方法要领:CO2导致“温室效应 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识.但本题告诫人们.CH4也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 的气体.且等物质的量的CH4产生“温室效应 比CO2还要大.纵观当今世界范围内都在呼吁控制CO2的排放量以遏制“温室效应 的加剧.同时又在为保护环境号召多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殊不知.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就像天然气.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本题让人们意识到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同时.一定要防止其泄漏. 例2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思路分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均为大气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碳不需报道. 答案:C 方法要领:SO2主要来自含硫煤燃烧时的排放.其危害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的刺激性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和眼睛.另一方面还由于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污染物相互影响.产生所谓的“协同效应 .可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氮氧化物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习惯上可用NOx来表示.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内燃机运转时.高温和电火花条件使缸内N2和O2反应生成氮氧化物.两种氮氧化物中.二氧化氮的毒性要比NO高4-5倍.人吸入NO2后.首先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浸入肺部后.又与细胞中的水分结合而生成硝酸和亚硝酸.造成肺水肿.NO2吸收紫外光后被分解:NO2NO+O.生成的O非常活泼.再继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后导致光化学烟雾.这是NO2造成的另一危害. 大气中悬浮的大小在10微米以内的颗粒.因鼻腔无法将其阻挡.可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被称为可吸入颗粒.这些颗粒不仅仅是尘土.还在表面吸附了其它污染物.因此吸入后可能引起多种病变. 例3 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最终出现浑浊的是 A.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B.苯酚钠饱和溶液 C.醋酸钠饱和溶液 D.氯化钙饱和溶液 思路分析:当足量CO2通入Ca(OH)2饱和溶液时.由于其为二元酸.故可生成溶于水的酸式盐Ca(HCO3)2而“最终 无浑浊.而当遇苯酚钠时.由于碳酸的酸性较苯酚的酸性强.故可生成苯酚.又由于苯酚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不大.故最终出现浑浊.而C.D两选项中.由于醋酸.盐酸的酸性较碳酸强.故CO2与其均不可反应.A中先有沉淀后又溶解,B中出现浑浊,C和D中无反应发生. 答案:B 方法要领:本题原理不难.但由于考生审题不严及粗心.很易错选.本题的“题眼 在“过量CO2 .如:若看不到“最终 或“足量CO2 .很易因为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错选.故提醒考生.答好选择题的关键是审题.正确应用好关键字句.避免疏忽错误. 例4 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A.硫酸氢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 C.氯水 D.氢氧化钠溶液 思路分析:在CaCl2溶液中:CaCl2=Ca2++2Cl-,CO2通入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 H2CO3. H2CO3 H++HCO3-.HCO3- H++CO32-. 在CO2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的各物质电离为: A中:KHSO4=K++H++SO42-,B中:Ca(HCO3)2==Ca2++2HCO3-,C中:Cl2+H2O==H++Cl-+HClO,D中:NaOH=Na++OH- 要产生沉淀.必须使H2CO3的电离平衡右移.以增加[CO32-].方能有CaCO3沉淀生成.纵观选项中四种物质.只有D中的NaOH电离的OH-离子可中和H+使电离平衡右移.使CO32-浓度增加至足以与Ca2+结合为CaCO3沉淀. 答案:D 方法要领:当CO2通入碱溶液中.才能生成CO32-.此时与Ca2+结合形成CaCO3沉淀.而A.C显酸性.不可能形成CO32-.碳酸氢钙中虽然有大量的Ca2+和HCO3-.但CO32-的量仍然很少.所以无法形成CaCO3沉淀. 阴阳离子要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必须使阴阳离子的量都达到一定的数值.如只有阳离子无阴离子或阴离子极少.是不能形成沉淀的.反过来只有阴离子无阳离子或阳离子极少也是不能形成沉淀的. 运用电离平衡的知识解决化学反应现象.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是不能产生沉淀的.这是由于碳酸是弱酸.不能与强酸盐反应生成强酸:HCl.大家熟知的“弱酸不能制强酸 的实质.仍然离不开电离平衡移动原理的解释. 运用“强酸制弱酸 原理时需注意如下两点:①强酸制弱酸原理是指强酸可与弱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理,②这一规律也有例外.如H2S+CuSO4=CuS↓+H2SO4.这是因为生成的CuS极难溶于水的缘故. 例5 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 >HCO.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思路分析:已知酸性H2CO3>C6H5OH>HCO3-.即碱性CO32->C6H5O->HCO3-.根据较强的酸可以制取较弱的酸.较强碱可制取较弱的碱的原理.A.D是错误的. 答案:B.C 方法要领:“强酸制弱酸 的实质是电离能力强的物质可生成电离能力弱的物质. 例6 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ZnC2水解生成乙烷(C2H6)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C.Mg2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C2H4) 思路分析:由CaC2+2H2O→Ca(OH)2+C2H2↑.借用其规律作模仿.可以从各种角度考虑. 考虑方法(1):假定钙.氢.氧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从CaC2来看.钙是+2价.C22-是-2价.相当是-2价的烃.所以产物是乙炔(C2H2).类比可知.ZnC2水解也应该是乙炔(C2H2),Al4C3水解的C3应该表现-12价.只能是3个甲烷(CH4),Mg2C3水解的C34-应该表现-4价.产物为C3H4,Li2C2水解的C22-是-2价.还是乙炔.检查选项只有C对. 答案:C 一题多解:考虑方法(2):假定碳化物中的金属元素都水解成为氢氧化物.那么.每用去一个氢氧根都会多出一个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与反应物中的碳原子分配.因此.CaC2产物是Ca(OH)2.C2H2.ZnC2.Li2C2也都得到C2H2.Al4C3得到“C3H12 .只能是3CH4.Mg2C3应得到C3H4. 方法要领:本题新颖.希望考生用已有的一个代表性的化合物的性质摸索其规律.再用这个规律去解决新问题.所用方法没有常规.题海中也没有.考查了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解题中根据水解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用电荷守恒原理.把金属阳离子所带的总电荷数用等量的H+替代.即得产物的分子式.作为第ⅣA族.第二周期的碳.一般情况下难以形成离子.通常在化合物中以共价键的形式存在.但当其与某些较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形成无机化合物时.也可以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这些金属碳化物与水极易发生彻底的水解.生成对应的碱和某些烃类化合物. 例7 纯净的Ca(HCO3)2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固体是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它的分解率为 A.50% B.75% C.92.5% D.100% 思路分析:若Ca(HCO3)2按下式完全分解: Ca(HCO3)2==CaCO3+CO2↑+H2O 162 100 剩余固体质量为原试样的100/162.大于1/2.故伴随着发生进一步分解: CaCO3==CaO+CO2↑ 答案:D 方法要领:掌握碳酸盐的分解规律:一般来说.热稳定性大小的顺序为:正盐>酸式盐.考虑问题要周密.防止只考虑第一步反应.而忽略了第二步分解反应. 例8 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3 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 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思路分析:根据“加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 这一种条件.可确定不可能含有Ba(NO3)2杂质.否则会与K2CO3生成BaCO3沉淀.因此对杂质成分的判断集中在KNO3和Na2CO3是否存在这一问题. 根据反应的关系.假定13.8g样品全部是K2CO3.则n(K2CO3)=13.8g/138 g.mol-1=0.1mol. 按加入CaCl2生成CaCO3沉淀的量关系.有: K2CO3-CaCO3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有1.5mL 2mol?L-1的H2SO4溶液与15mL 3mol?L-1的Na2CO3溶液,欲使其反应产生CO2的量最多,则正确的操作是(  )
A、把两种溶液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B、把两种溶液缓慢混合并不断搅拌C、把H2SO4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D、把Na2CO3溶液滴加到H2SO4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稀H2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欲制得最多的二氧化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用蒸馏法分离两种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态物质.如现有乙醇(沸点78.4°C)和水(100°C)的混合物为了实现乙醇与水的分离除了需要酒精灯、石棉网、尾接管、锥形瓶外还需要的仪器: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碎瓷片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碎瓷片
实验开始时应应验开始时应先
通冷凝水
通冷凝水
点燃酒精灯
点燃酒精灯
为了实现很好的分离需要控制酒精灯的火候使温度维持在
78.4℃
78.4℃
左右,酒精灯的水银球应在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部位测量酒精的沸点. 为了实现对蒸汽进行充分的冷却,冷凝管中
下进上出
下进上出
(填“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防止暴沸
防止暴沸
.注意不要把液体蒸干,停止加热后再通会冷凝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能把Na2CO3、NH4NO3、KNO3、(NH4)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Ba(OH)2B、NaOHC、BaCl2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若把Na2CO3·10 H2O和NaHCO3的混合物13.12克溶于水配制成200mL的溶液,测得溶液中c(Na+)为0.5mol/L;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用酒精灯加热至恒重,可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是(    )

A.2.65克                B.5.3克              C.7.95克              D.10.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