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如图所示为两个共轴金属圆筒.轴线与纸面垂直.内筒半径为R.筒壁为网状(带电粒子可无阻挡地穿过网格).当两圆筒之间加上一定电压后.在两圆筒间的空间可形成沿半径方向的电场.内圆筒包围的空间存在一沿圆筒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指向纸内.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各种不同的速率自内圆筒壁上的A点沿内圆筒半径射入磁场.现要求有的粒子的运动能满足下面三个条件:①刚刚能到达外筒的内壁而不与外筒相碰,②粒子恰能回到A点.又从A点射出磁场,③每个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所经过的总时间等于该粒子在所给磁场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时的周期的一半. (1)为了能满足上述要求.内.外筒间电压的可能值应是多少? (2)讨论上述电压取最小值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路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西城区一模)过氧化氢对环境友好,性质多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实验室利用反应2H2O2
 催化剂 
.
 
2H2O+O2↑可制备氧气.
①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条件 现象 结论
温度/℃ 催化剂
1 40 FeCl3溶液    
2 20 FeCl3溶液    
3 20 MnO2    
4 20    
实验1、2研究的是
温度
温度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2、3的目的是
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
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的快慢
产生气泡的快慢

②实验室用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如图所示装置的A部分制备O2,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的操作是
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H2O2溶液的速率
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H2O2溶液的速率

(2)Na2O2与水反应也可生成O2.某同学取4gNa2O2样品与过量水反应,待反应完全终止时,得100mL溶液X和448mLO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该同学推测样品中含有杂质或反应中生成H2O2,并进行实验研究.
①取少量X于试管中,滴加FeCl2溶液,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2++4OH-+H2O2=2Fe(OH)3
2Fe2++4OH-+H2O2=2Fe(OH)3

②通过如上图所示整套实验装置测定Na2O2样品的纯度,假设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取25mL X,滴入烧瓶内使其与过量KMnO4酸性溶液反应,最终生成56mL O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此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是
97.5%
9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1)实验室通常用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共热制取氨气.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②浓氨水可以用来检验有毒气体氯气的泄漏,反应式为3Cl2+8NH3=N2+6NH4Cl,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Cl2
Cl2
(填化学式),检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大量白烟产生
有大量白烟产生
,21.3g氯气能氧化氨气
0.2
0.2
mol.
(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的舞台幕布难着火,其原因是
B
B
(填字母).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离了部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实验室可用NH4Cl溶液与饱和的NaNO2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方程式为:NaNO2+NH4Cl
  △  
.
 
NaCl+N2↑+2H2O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c
c
(填写编号).
a.防止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饱和NaNO2溶液容易滴下
②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
c
c
(填写编号)
a.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装置可用于多项定量实验.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甲有刻度,供量气用.
( 1 )装置中有刻度的甲管可以用
碱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代替 (填仪器名称),按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向乙中注入适量的水,使乙中液面高于甲中液面,静止观察,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向乙中注入适量的水,使乙中液面高于甲中液面,静止观察,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 2 )某实验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设计实验来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酸溶液 酸溶液 气体体积/mL 反应时间
(实验A) (实验B) (25℃、101 kPa) 实验A 实验B
CH3COOH0.1 mol/L40.00mL HCl溶液
0.1 mol/L
40.00mL
5 t(a1)=155 s t(b1)=7 s
10 t(a2)=310 s t(b2)=16 s
15 t(a3)=465 s t(b3)=30 s
20 t(a4)=665 s t(b4)=54 s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每次实验至少需要用电子天平(能称准1mg) 称取镁粉
0.048
0.048
g;
②冷却到25℃后,在读取气体体积时,首先应如何操作: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管中液面和乙管中液面相平,再读数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管中液面和乙管中液面相平,再读数

③分析实验数据,t(a1)远远大于t(b1)的原因是
开始阶段醋酸溶液中的c(H+)远小于相同浓度的盐酸中的c(H+
开始阶段醋酸溶液中的c(H+)远小于相同浓度的盐酸中的c(H+

(3)用图示装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 cm2、质量为mg的镀锌铁皮与6mol?L-1 NaOH溶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锌的密度为 ρ  g/cm3
①写出Zn镀层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2OH-+2H2O=Zn(OH)42-+H2
Zn+2OH-+2H2O=Zn(OH)42-+H2

②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需将锥形瓶上的单孔橡胶塞换为双孔橡胶塞,另一孔插入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
实验时先向锥形瓶中加入镀锌铁皮样品,塞上双孔塞,再加入NaOH溶液;
③已知实验前后甲管中液面读数差为V mL(实验条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mol?L-1).则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为
65V×10-3
2ρSVm
65V×10-3
2ρSVm
cm.(写出数学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A是一种信息材料的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A蒸气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质量的88.25倍.在A分子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w(C)=54.4%,w(H)=7.4%,w(O)=18.1%,w(Cl)=20.1%,A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C8H13O2Cl
C8H13O2Cl

(2)D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
羟基、氯原子
羟基、氯原子

(3)上述转换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有
3
3
个(填数字).
(4)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A和稀硫酸共热:
CH2=C(CH3)COOCH2CH(CH3)CH2Cl+H2O
稀硫酸
CH2=C(CH3)COOH+ClCH2CH(CH3)CH2OH
CH2=C(CH3)COOCH2CH(CH3)CH2Cl+H2O
稀硫酸
CH2=C(CH3)COOH+ClCH2CH(CH3)CH2OH

②E氧化成G:
CH3CH(CH2OH)2+2CuO
CH3CH(CHO)2+2Cu+2H2O
CH3CH(CH2OH)2+2CuO
CH3CH(CHO)2+2Cu+2H2O

③F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
CH3CH(CH2Cl)COOOH+2NaOH
CH2=C(CH3)COOONa+NaCl+2H2O
CH3CH(CH2Cl)COOOH+2NaOH
CH2=C(CH3)COOONa+NaCl+2H2O

(5)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且属于链状酯的物质共有
5
5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D
D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10ml的量筒量取5.0ml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C.用天平称量2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药品的质量
D.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E.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定容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浓度
(Ⅱ)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
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b.锥形瓶;c.滴定管;d.烧杯(若干);e.玻璃棒;f.胶头滴管;g.托盘天平(含砝码);h.滤纸;i.量筒;j.漏斗;k.温度计.
试填空:
(1)如图所示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判断及读数(虚线刻度)不正确的是
AD
AD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0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是2.5℃
(2)用给出的仪器和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钥匙、容量瓶
钥匙、容量瓶

(3)用给出的仪器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有
蒸发皿、酒精灯
蒸发皿、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