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物质A、B、C、D、E、F、G、H、I、J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图中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个小三角形内的三种物质均至少含有第三周期中的一种相同元素。其它信息见下表:
编号 |
信 息 |
1 |
D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
2 |
E为酸性气态氧化物 |
3 |
F的浓溶液常做干燥剂 |
4 |
H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 |
5 |
电解饱和J溶液是工业重要反应 |
6 |
C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均含有金属元素 |
(1)写出G的化学式: ,指出H中化学键的类型: 。
(2)常温下测得一定浓度的C溶液的pH=10,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写出与H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它们的阴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电荷数也均相同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4)写出C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 。
(5)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三种含Y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 g。
(4分)图中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 (1分); J的电子式为 (1分)
(2)F的水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
(4分)图中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 (1分); J的电子式为 (1分)
(2)F的水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
(11分)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有多种核素,其中一种没有中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同的多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A与F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
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kJ),元素A的单质与元素F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产物时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
化学键 | Cl2 | Br2 | I2 | HCl | HBr | HI | H2 |
能量(kJ) | 243 | 193 | 151 | 432 | 366 | 298 | 436 |
(12)已知A~I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通常情况下,除C为气体外,其它物质均为固体。又知A、B为金属单质,工业上用通电分解其熔融H来冶炼金属A,F是红棕色粉末,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丁溶液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向乙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实验现象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F与A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和H,则混合粉末中A、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