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在溴水中加入镁粉.溴水褪色.对于褪色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溴溶于水后.溴和水发生了可逆反应: Br2+H2O HBr+HBrO,当向溴水中加入镁粉之后.则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Mg+2HBr=MgBr2+H2↑,Mg+2HBrO=Mg(BrO)2+H2↑由于上述反应的发生.使溴水中的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从而使溴水褪色.乙同学认为.镁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在溴水中存在大量的溴.应该是溴与镁粉直接反应:Br2+Mg=MgBr2而使溴水褪色.丙同学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实质.做了以下试验.记录现象如下: ①在溴水中加入镁粉.只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溴水褪色.请用文字叙述其原因 ②改向Br2的CCl4溶液中加入镁粉.振荡.溶液不褪色.说明 ,③向②试验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 .振荡.溶液褪色.再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振荡.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由以上①②③得出如下结论: . (Ⅱ) 设计实验直接证实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 供选试剂:NaOH溶液.AlCl3溶液.CuSO4溶液.pH试纸.NaHCO3溶液.FeCl3溶液应选试剂: (2)操作要点:① ,② ③ (3)操作过程中的现象: (4)能证明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32-的反应的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据新华社电2009年12月5日零时20分,一辆装载黑火药的江西籍大货车行驶至京珠高速湖北段时起火爆炸,造成现场4人死亡,高速路面严重损毁.黑火药爆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3C+S═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20分)

Ⅰ:现有CH4、C2H4、C2H2、C2H6、C3H8五种有机物,回答下列问题:

⑴质量相同时: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__ ___,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 _

⑵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五种物质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 

Ⅱ: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序号)。

①乙苯的制备: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由乙烯制聚乙烯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 ⑦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⑧由甲苯制取TNT    ⑨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中

(1)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聚合反应的是          

(2)写出⑦、⑧、⑨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分)Ⅰ.已知:R-CH=CH-O-R′(烃基烯基醚) R-CH2CHO + R′OH

烃基烯基醚A的相对分子质量(M r)为176,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 。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 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C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写出两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属于芳香醛;② 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Ⅱ.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的一条路线如下:

⑸ 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写出反应所加试剂、反应条件:反应②             反应③            

(7)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分)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空1分,共20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  B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4)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_____________

(5)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____区。

(6)A、B、C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分别是______晶体、______晶体、_____晶体。

(7)画出D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排布遵循了_______规则。

(8)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