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已知A 一F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 .C .E .F 为气体.B .D 为液体.D 的消费量常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F 的浓溶液与X 共热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单质C , X 是一种黑色粉末.B 分子中有18 个电子.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 l )写出B 的电子式为 ( 2 )写出反应② 的化学方程式: ( 3 )写出反应① 的离子方程式: ( 4 )写出反应⑥ 的离子方程式: ( 5 )根据图中信息.B .C .D .X 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研究物质结构是为更好的掌握物质的性质.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在性质上存在一些特殊性,在前沿科技中应用广泛.
①铜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请解释金属铜能导电的原因______.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液态Ni(CO)4分子.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Ni(CO)4易溶于下列______.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小心蒸发,最终得到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______.
(2)已知:下表是14种元素的电负性的数值(用X表示).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X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a O P S Si Fe
X 1.2 0.9 3.5 2.1 2.5 1.7 1.8
①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如NaCl;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如AlCl3.请写出铁元素和表中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常见共价化合物:______.
②气态氯化铝通常以二聚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式为Al2Cl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Al2Cl6的结构式为______.
③由表中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且二者数目相同的有(写一个即可)______,其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A为含14个电子的双原子分子,C.E为金属单质,B化合物中含E原子质量含量为70%.反应①②均为工业上的重要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______.
(2)K的化学式为______.
(3)写出B与C高温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D与J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I→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II)随着尖端技术的发展,氟的用途日益广泛,如用F2将UF4氧化成UF6,然后用气体扩散法使铀的同位素235U和238U分离.而氟单质的制备通常采用电解氧化法.下图是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KHF2)和无水氟化氢的混合物,其装置如图:
(1)已知阴极的反应为:2HF2-+2e-=H2+4F-则电解的总反应为:______.
(2)出口1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_,出口2是______.
(3)在电解质的熔盐中常加入另一种氟化物(AlF3),他的作用是①减少HF的挥发②______.
(4)随着电解的进行有一种物质会不断被消耗,需要从入口处进行补充,则从入口处加入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5)化学家Karl Chrite首次用化学方法制的氟,这是1986年合成化学研究上的一大突破.具体制法为:
①4KMnO4+4KF+20HF=4K2MnF6+10H2O+3O2
②SbCl5+5HF=SbF5+5HCl
③2K2MnF6+4SbF5数学公式4KSbF6+2MnF3+F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①中KMn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K2MnF6是氧化产物
B.反应③中K2MnF6一定是氧化剂可能还起到还原剂的作用,SbF5一定不是氧化剂
C.反应②能够发生可能原因是生成稳定的络合物SbF5的缘故
D.生成0.5mol的F2整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4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4.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常以C或H制成容器盛装和运输I的浓溶液,其原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仔细阅读图,已知B、D、E、F、G是氧化物,其中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F、K是氢化物,且F在常温下为液态;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4.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FeSO4?7H2O
强热
.
.
Fe2O3+SO2↑+SO3↑+14H2O
2FeSO4?7H2O
强热
.
.
Fe2O3+SO2↑+SO3↑+14H2O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
焊接钢轨
焊接钢轨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SO2+2H2O═4H++SO42-+2Cl-
Cl2+SO2+2H2O═4H++SO42-+2Cl-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4)常以C或H制成容器盛装和运输I的浓溶液,其原理是
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制容器接触时,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而使金属“钝化”,所以可用铁或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
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制容器接触时,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酸反应而使金属“钝化”,所以可用铁或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仔细阅读图,已知B、D、E、F、G是氧化物,其中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F、K是氢化物,且F在常温下为液态;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4.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常以C或H制成容器盛装和运输I的浓溶液,其原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