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得到原物质的是( ) ①NaAlO2.②FeCl3.③明矾.④绿矾.⑤KNO3.⑥H2S.⑦HCI.⑧蛋白质.⑨Na2SO3.⑩CaCl2. (A)①③⑤⑥⑧⑩ (B)②③④⑤⑨⑩ (C)③⑤⑦⑩ (D)①③⑤⑩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蒸干得到原物质的是(    )

①NaAlO3  ②FeCl3  ③CuSO4  ④FeSO4

⑤Na2S  ⑥CH3COOH  ⑦HCl  ⑧蛋白质  ⑨Na2SO3  ⑩CaCl2

A.①③⑤⑥⑧⑩                         B.②③④⑤⑨⑩

C.①③⑤⑩                               D.③⑤⑦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研究小组欲探究从茶叶提取咖啡因并测定其含量,设计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浸取):称取50克干燥的茶叶,研碎,置于大烧杯中加水煮沸15~20分钟后,过滤,弃去茶叶渣。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熟石灰,过滤 ,弃去滤渣。
步骤2(提纯):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浓缩至30 mL;冷却;转移至某仪器中;加入氯仿15 mL,分离弃去水层。将氯仿层转入蒸馏烧瓶中,水浴蒸馏,再转入小烧杯中,水浴蒸去氯仿,得到咖啡因粗品。
步骤3(称量):称量步骤2的产品。读数如图所示。
已知: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易溶于热水、氯仿等。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升华显著,178℃以上升华加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是238℃。在植物中,咖啡因常与有机酸等结合呈盐的形式而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思路是:取样→研碎→浸取→过滤(得可溶性被提取物质)→提纯或浓缩滤液中有效成分。到目前为止,你所了解的提纯物质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 1中,过滤操作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1中,加入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可以代替熟石灰的试剂是__________。
A.Na2SO     B.Na2CO3     C.Ba(OH)   D.生石灰
(4)步骤2中,“某仪器”为_________,“将氯仿层转入蒸馏烧瓶,水浴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请计算样品中咖啡因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Y。某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了SO2外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探究Y中H2和CO2的存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1)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2)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 A之前      b . A-B间       c . B-C间       d . C-D间
(4)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探究二] SO2气体还原Fe3+、I2,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FeCl3溶液   含有淀粉的碘水   NaOH溶液
A         B        C
(5)装置C的作用是                             
(6)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洗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蒸发皿B.石棉网C.漏斗D.烧杯   E.玻璃棒  F. 坩埚
(7)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8)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Y。某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了SO2外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探究Y中H2和CO2的存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1)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2)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 A之前      b . A-B间       c . B-C间       d . C-D间

(4)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探究二] SO2气体还原Fe3+、I2,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FeCl3溶液   含有淀粉的碘水   NaOH溶液

A         B        C

(5)装置C的作用是                             

(6)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洗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 坩埚

(7)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8)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Y。某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了SO2外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探究Y中H2和CO2的存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1)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2)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 A之前      b . A-B间       c . B-C间       d . C-D间
(4)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探究二] SO2气体还原Fe3+、I2,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FeCl3溶液   含有淀粉的碘水   NaOH溶液
A         B        C
(5)装置C的作用是                             
(6)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洗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蒸发皿B.石棉网C.漏斗D.烧杯   E.玻璃棒  F. 坩埚
(7)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8)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