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02年3月25日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的“神舟三号 飞船.遨游太空6天18小时.在预定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108圈后.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航空航天是一个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气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认为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试估算其飞行速度(已知地球的质量M=6.0×1024kg.G=6.67×10-11N·m2/kg.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 (2)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无色的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但在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的是大量的“红烟 .其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3)如果在“神舟三号 飞船的轨道舱中做CCl4从水中萃取I2的实验.将溶液振荡后静止一段时间.则 . A.溶液下层为紫色的CCl4层.上层为水层 B.溶液上层为紫色的CCl4层.下层为水层 C.溶液不分层 (4)航天搭载实验中.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请推导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型比的理论值:黑色∶褐色∶白色为 ,因受太空环境的影响.实验鼠产下的后代全为白色.则这些白色鼠的基因型最多有 种.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二)答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2年3月10日的新闻30分报道,青岛海洋研究所已成功跟踪和模拟了“可燃冰”的燃烧,它为我国研究和利用“可燃冰”提供了可靠资料。“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知每0.1 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出20 m3的甲烷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反应

C.“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特点

D.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2年3月10日的新闻30分种报道,青岛海洋研究所已成功跟踪和模拟了“可燃冰”的燃烧,它将为我国研究和利用“可燃冰”提供了可靠资料,“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知每0.1 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出20 m3的甲烷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量

B.

“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反应

C.

“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特点

D.

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被专家视为地球的“后院”和“第八大洲”,有着可以为人类利用的丰富资源.现有科学探索发现,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其中钛铁矿(FeTiOx),不仅是生产金属铁、钛的原料,它所含的氧还是未来月球基地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氦-3”燃料,“氦-3”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在地球矿产资源面临耗尽、石油枯竭迟早到来的情况下,载人航天登上月球,可以使之成为人类探测宇宙的前哨,对解决人类持续发展即将面临的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问题: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的钛、铁、铀…指的是
 
.(原子或元素)
(2)“嫦娥一号”所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助燃剂是液态氧,燃烧时产生巨大推动力将“嫦娥”送上了太空.
①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液态氢作燃料除了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3)月球岩层中含有较丰富的镁资源.利用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同时放出大量热,以解决人类在月球上生存的燃料问题,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对二氧化碳灭火的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间成功发射,这一壮举令世界瞩目!推动飞船前进的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2年3月11日,一辆载有12t二甲苯的油槽车路经广东佛山市某镇,车辆突然损坏,二甲苯大量泄漏.二甲苯是一种有毒、易燃、挥发性、难溶于水的油状物,为避免泄漏的二甲苯对该镇造成污染,须立即清理并回收,下列措施恰当的是


  1. A.
    就地焚烧泄漏的二甲苯,彻底清除污染物
  2. B.
    将二甲苯引入附近的非饮用水河道,通过围拦油污的方法,抽取、过滤、回收
  3. C.
    将泄漏的二甲苯就地掩埋,以防止该有毒蒸气向四处扩散
  4. D.
    令事故发生地1km范围内的居民搬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