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根据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中.完成测定过程至少要进行 次称量操作. (2)他重复正确操作了三次.结果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 , ② , ③ . 26.有三份不同质量的铁粉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份样品分别与含有0.8molHNO3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硝酸和铁均无剩余.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取样品①.反应后溶液中铁只以Fe3+离子形式存在.则样品①的质量为 g. ⑵乙取样品②.反应后溶液中既含有Fe3+.又含有Fe2+离子.则样品②的质量范围是 . ⑶丙取样品③.将其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并搅拌.反应过程中溶液里Fe3+.Fe2+.N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曲线表示的是 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请你在此图中再画出另外2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K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K2CO3的检验与质量分数测定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1)补全以下检验混合物中存在K2CO3的实验步骤及相关现象
1.取混合物样品溶于水,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一定存在K+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一定存在CO32-
测定K2CO3质量分数
(2)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把x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图2代替图1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K2CO3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填写其中的三点缺陷:
Ⅰ没有吸收圆底烧瓶水蒸汽的装置;
Ⅱ球形干燥管与空气相通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如图所示)。
(5)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在进行操作1之前,应判断是否沉淀完全,判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6)根据沉淀分析法,该固体混合物中K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朝阳区二模)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D中产生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CO2+H2O═2NaHCO3

(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
①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3
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3

②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
2HCO3-+Ba2+=BaCO3↓+CO2↑+H2O
2HCO3-+Ba2+=BaCO3↓+CO2↑+H2O
.该小组认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
合理
合理

③方案3:实验小组中甲、乙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样液400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
冷却到室温,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00mL,再次测定pH
冷却到室温,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00mL,再次测定pH
,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取相同质量的纯净的NaHCO3配成1000mL溶液,取400mL,重复甲的实验,进行对照
取相同质量的纯净的NaHCO3配成1000mL溶液,取400mL,重复甲的实验,进行对照

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残留率=
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的质量
×100%)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a.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论是
白色固体为NaHCO3
白色固体为NaHCO3

b.根据B点坐标,计算残留固体中n(NaHCO3):n(Na2CO3)=
1.7
1.7

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认为,可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般测定样品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右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

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________.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________.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测定CO32-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般测定样品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

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A.

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

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

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

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2)

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________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________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测定CO32-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_________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2+、Ba2+都可以使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