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时.有批pH值为x的盐酸和pH值为y的NaOH溶液.取Vx升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y升NaOH溶液 (1)若x+y=14时.则Vx / Vy = (2)若x+y=13时.则Vx / Vy= (3)若x+y>14时.则Vx / Vy= .且Vx Vy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克/100克水)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计算时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1)取23.4克NaCl和40.4克KNO3,加70.0克H2O,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0克H2O,维持该温度,过滤出晶体,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高温).将滤液冷却至10℃,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低温).
(2)另取34.0克NaNO3和29.8克KCl,同样进行如上实验.10℃时析出的晶体是
KNO3和NaCl
KNO3和NaCl
(写化学式).100℃和10℃得到的晶体质量(m′高温和m′低温)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试回答:
(1)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g碳酸钡,则该温度下碳酸钡的溶度积Ksp=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
 
指示剂,理由是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3)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V(烧碱溶液)/mL V(HCl)/mL
初读数 末读数
1 20.00 0.00 31.00
2 20.00 1.00 32.04
3 20.00 1.10 32.18
①实验3到达滴定终点时所耗HCl溶液的体积为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②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A为0.1mol/L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c(NH4+)>c(SO42-)>c(H+)>c(OH-
c(NH4+)>c(SO42-)>c(H+)>c(OH-

(2)B为0.1mol/L NaHCO3溶液,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HCO
 
-
3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c(OH-)>c(H+),故溶液显碱性
HCO
 
-
3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c(OH-)>c(H+),故溶液显碱性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
盐酸
盐酸
溶液以抑制其水解,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HCO
 
-
3
═Fe(OH)3↓+3CO2
Fe3++3HCO
 
-
3
═Fe(OH)3↓+3CO2

(4)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AgCl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在25℃时,氯化银的Ksp=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
①100mL蒸馏水中;②100mL 0.2mol/L AgNO3溶液中;③10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④100mL 0.1mol/L盐酸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①>④>③
)②>①>④>③
(填写序号);②中氯离子的浓度为
9×10-10
9×10-10
mol/L.
(5)E为CuSO4溶液,已知25℃时,Ksp[Cu(OH)2]=2×10-20.要使0.2mol?L-1 E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
6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Ⅰ.实验步骤: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 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实验处理:

(1)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95+15.00+15.05+14.95)/4 mL=15.24 mL。

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      _                            _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2010·石家庄质量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选项)。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
(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