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观题 6.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根据经济凋敝的局势.一度把“清静无为 的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为适应大一统政治局面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从此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治国思 想便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 了.每当统治初期.统治者能遵循休养生息的道家思想. 统治中期便实行严刑峻法.而始终标榜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这种思想体现在时间较 长的封建统一王朝.如汉.唐.明.清等.在中国古代分裂割据时代或一些统一短的王朝.这种思想几乎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形势.确立相应统治思想作为施政的指导.并以此规范公众和社会的行为.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法治 与“人治 都是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中国.“人治 的历史非常久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言出法随 等都是“人治 的典型表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告别“人治 .走向“法治 .1996年召开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列入国家“九五 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 过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又把这一观点载入宪法.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生活? (2)“人治 与“法治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必须从“人治 走向“法治 ? (3)在世界历史上.最早确认“法治 原则是哪个国家?是以怎样的形式确认的? (4)我国实施的依法治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