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把密度为1.68g / cm3的液态S2Cl2 10 mL 溶于石油醚.得到100mL溶液.把它慢慢加入50 mL3.2mol/L的SO2 水溶液中.振荡使之充分反应.当加入的S2Cl2 溶液为64.3mL时.恰好反应完全.生成物用含0.32mol KOH的KOH溶液中和后.恰好完全转化为KCl 和一种二元含氧酸的钾盐晶体.试通过计算确定S2Cl2 与SO2 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测定乙醇分子结构是经典的定量实验之一,反应原理为乙醇+钠(足量)→乙醇钠+氢气。选用如下图所示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1

2

3

4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5

6

7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1)气体发生器置于左侧,气体向右方流动,所用仪器与导管依次连接序号为:6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时的操作如下(每项进行一次)

①从分液漏斗中逐滴把无水酒精加入烧瓶中,并控制反应速率,酒精加完后再关闭活塞

②在广口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③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对量筒读数

④把定量的V mL酒精无损的倒入分液漏斗中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预先将钠块在二甲苯中熔化成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塞紧橡皮塞

⑦估计反应接近完成,用酒精灯对烧瓶微热,使反应完成,再撤掉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序号为____________。

(3)将小钠块制成小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实验的数据视作标准状况下的数据,无水乙醇的密度为ρ g·cm-3,V mL乙醇完全反应后,量筒内的液面读数为m mL,则乙醇分子中能被取代的氢原子数是____________。

(5)某学生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中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值准确。其中必要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数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广口瓶中的液面会使测得结果____________(偏低、偏高、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 现有A、B、C、D、E、F、G六种物质,已知,A、B、C、D是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E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其与D的水溶液发生反应产生A和F,F中通入B气体可以得到G

(1)D、F的化学式分别为: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的电子式为                 

(3)  B与F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实验室用KSCN检验G中阳离子,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测定乙醇分子结构是经典的定量实验之一,反应原理为乙醇+钠(足量)→乙醇钠+氢气。选用如下图所示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1

2

3

4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5

6

7

每个橡皮塞上都打了两个孔

(1)气体发生器置于左侧,气体向右方流动,所用仪器与导管依次连接序号为:6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时的操作如下(每项进行一次)

①从分液漏斗中逐滴把无水酒精加入烧瓶中,并控制反应速率,酒精加完后再关闭活塞

②在广口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③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对量筒读数

④把定量的V mL酒精无损的倒入分液漏斗中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预先将钠块在二甲苯中熔化成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塞紧橡皮塞

⑦估计反应接近完成,用酒精灯对烧瓶微热,使反应完成,再撤掉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序号为____________。

(3)将小钠块制成小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实验的数据视作标准状况下的数据,无水乙醇的密度为ρ g·cm-3,V mL乙醇完全反应后,量筒内的液面读数为m mL,则乙醇分子中能被取代的氢原子数是____________。

(5)某学生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中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值准确。其中必要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数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广口瓶中的液面会使测得结果____________(偏低、偏高、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 现有A、B、C、D、E、F、G六种物质,已知,A、B、C、D是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E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其与D的水溶液发生反应产生A和F,F中通入B气体可以得到G
(1)D、F的化学式分别为: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的电子式为                 
(3)  B与F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实验室用KSCN检验G中阳离子,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欲配制一定温度下的某NaOH溶液,已知:该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小烧杯的质量(烧杯中盛NaOH),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假定最终称量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填“32.6 g”或“32.61 g”).

(3)在标尺(图)上画出游码位置(画“△”表示).

(4)定容后将溶液振荡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则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