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的本质 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考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D.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其它职能: 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 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④发行: 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C.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