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例4.我们应如何辩证看待人类对核资源的利用? 答案:一方面.核能的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另一方面.核武器的存在对人类和平造成潜在危险.核泄漏和核辐射也会带来环境问题 例5.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6.1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体现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7.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 .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例8.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回答 例9.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10.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例11.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回答: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 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例12.辨析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1)世界上任何事物.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种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存在.(以上两个层次答出一个就可以给3分) (2)承认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我们就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社会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不仅是不能回避的.更是不能“消除 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反对那种以“和谐社会 之名行“遇到矛盾绕道走 之实的错误做法.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的观念是错误的. (注:若考生从唯物辩证法其他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4-7分.但是完全未涉及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的则不给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