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季全国文综23--24题)市场经济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据此回答23~24题. 5.等价交换 (C ) A 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 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 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 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6.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 (B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时间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7.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A.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的趋势 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交换 8.据上海市药品食品局的不完全统计.自国家放开大部分药品的价格以来.本市已有620家药店的上千种药品先后降价.平均降幅达到20%.这说明--(A ) A.遵循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C.药品的使用价值随价格降低而降低 D.药品价格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 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 是通过( )实现的.A A.价格波动 B.不等价交换 C.国家宏观调控 D.统一的市场 [破译思路]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对价值规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道纯知识性的题目.在当年的考试中只有34%的考生选择正确,这说明一些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是很不够的, 考生务必在基础知识上多下功夫.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只能选A. 考生做这道题首先必须搞清楚等价交换的含义.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这时的等价交换意味着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完全相等,而在货币产生以后.商品交换不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时的等价交换就不能说价格与价值相等(因为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价值外还有很多)只能说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其次.考生还必须审清“等价交换 是通过( )实现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意思.这句话实际上就是问等价交换这一原则是通过什么起作用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我们知道.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等价交换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导致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而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使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达成一致.即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因此正是价格上下波动的作用才使等价交换原则得以实现. 10..耗资数十亿美元.采用了当今通信领域数十项尖端技术的“铱星 全球卫星电话系统.因价格过于昂贵.用户稀少.公司严重亏损而最终关闭.这件事表明C A.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其市场占有率的高低B.高科技产品不应定价过高 C.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并接受市场检验 D.竞争机制导致了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 11.台湾省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供应量的主要产地之一.这次地震导致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 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品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D )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价格高低决定的 B.商品的价格由其生产数量决定的 C.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相符的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 12.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破译思路]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价值规律内容的理解.考生对价值规律的内容都很熟悉.但熟悉的东西并非表明已真正理解.此题在当年的高考中正答率只有27.7%.错答率高达72.3%.其中误选C项的达67.4%.造成如此高的失误率关键是没有真正理解“等价交换 中“价 的含义.这里的“价 指的是价值量.也就是说等价交换是指价值量相等的两个商品相交换.在货币产生前是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了商品与货币相交换.货币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叫做价格.这时.等价交换原则就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但在实际交换活动中.由于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它的价值是相符的.因为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是可以相互抵消的.题肢C是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产生后的要求.但真正实现只能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故正确答案只能选A而不能选C. 13..商家在促销时常采用这样的方法:为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某种商品.往往降低该商品的单价.这表明 A.降低商品的价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B.降低商品的价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 C.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D.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14.在集贸市场上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的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最后的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C ) 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 ★15..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B.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D.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16.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但是.今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有关机构预计.现有30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有200余家可能倒闭. 用所学的经济学常识回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引起空调价格的上涨. ⑴市场价格的涨跌是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 ⑵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反映出该市场求大于供的状况.这与前些年的投资过热有关. ⑶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会引起空调生产成本的增加.这可能会推动空调价格的上升.但是.商品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了商品交换价格的涨跌.因此.空调价格的下跌反映出在该消费品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 (注:如考生回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之一.竞争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并实现优胜劣汰.200余家空调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面前面临使闭.这本身是市场调整供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的过程 的要点.可酌情加2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17.31.上海地铁二号线营运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来.票价降至1元.2元和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4万人次. (1)请问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知识? (2)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答案:(1)①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②价格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客流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客流量减少. (2)如:实行分时段票价,提高高峰时段的车量投放密度,开辟新线路公交高峰如有其他合理设想.均给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