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完成下列各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 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 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 和“适度从紧 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 改为“从紧 .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 .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我国从适度从紧到宽松.到寻找“稳健 和“适度从紧 间的平衡.再到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现在又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都是从当时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同时.货币政策的运用和调整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不能随意调整货币政策.要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是由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的..④实践具有历史性特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货币政策变迁,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⑤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就不同,那么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因此发生改变. 采取怎样的一种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次政策调整.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这是必要的.也是落实灵活审慎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政府调整有关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①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②“双率 下调.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是国内经济“保增长 的需要.“双率 下调.重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避免其利润进一步恶化.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是央行以更加积极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有效举措.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