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将3摩尔A和1摩尔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xC(g).2min时反应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3)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4)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后.化学平衡[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可以用图所示仪器连接起来制备纯净的CO2气体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用含有少量FeS的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气体)。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并用橡皮筋套在烧瓶的瓶颈处以标记橡皮塞所塞入瓶颈的深度,准确称其质量为m1(g)

2)连接制气体和净化气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将导管G插入烧瓶A中用向________(上、下)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CO2气体是否已经充满,检验CO2已经充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检验CO2已充满,迅速用橡皮塞塞好烧瓶瓶口,并称其质量为m2(g)

4)将烧瓶口橡皮塞取下,向烧瓶内注水至标记线,再将烧瓶中的水倒入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为V(mL)

5)已知室温和大气压强分别为t()p(Pa),测得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将气体净化,所测定的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可以用图所示仪器连接起来制备纯净的CO2气体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用含有少量FeS的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气体)。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并用橡皮筋套在烧瓶的瓶颈处以标记橡皮塞所塞入瓶颈的深度,准确称其质量为m1(g)

2)连接制气体和净化气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将导管G插入烧瓶A中用向________(上、下)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CO2气体是否已经充满,检验CO2已经充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检验CO2已充满,迅速用橡皮塞塞好烧瓶瓶口,并称其质量为m2(g)

4)将烧瓶口橡皮塞取下,向烧瓶内注水至标记线,再将烧瓶中的水倒入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为V(mL)

5)已知室温和大气压强分别为t()p(Pa),测得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将气体净化,所测定的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都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有的或能制备的物质,且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部分物质是某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有一些是含常见非金属元素Y的物质。反应关系如下图: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并用橡皮筋套在烧瓶的瓶颈处以标记橡皮塞所塞入瓶颈的深度,准确称其质量为m1g

(2)连接制气和净化气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导管G插入烧瓶A中用向________(上、下)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CO2气体是否已经充满,检验二氧化碳已经充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检验CO2已充满,迅速用橡皮塞塞好烧瓶瓶口,并称其质量为m2g

(4)将烧瓶口橡皮塞取下向烧瓶内注水至标记线.再将水小心倒入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为VmL

(5)已知室温和大气压强分别为tPPa,测得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式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

若不将气体净化,所测定的二氧化碳式量的数值________(偏高、偏低),其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都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有的或能制备的物质,且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部分物质是某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有一些是含常见非金属元素Y的物质。反应关系如下图: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并用橡皮筋套在烧瓶的瓶颈处以标记橡皮塞所塞入瓶颈的深度,准确称其质量为m1g

(2)连接制气和净化气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导管G插入烧瓶A中用向________(上、下)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CO2气体是否已经充满,检验二氧化碳已经充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检验CO2已充满,迅速用橡皮塞塞好烧瓶瓶口,并称其质量为m2g

(4)将烧瓶口橡皮塞取下向烧瓶内注水至标记线.再将水小心倒入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为VmL

(5)已知室温和大气压强分别为tPPa,测得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式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

?舨唤??寰换???舛ǖ亩?趸?际搅康氖??/span>________(偏高、偏低),其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2(g)2NO(g)+O2(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其中实验I、Ⅱ都是在 800℃,实验Ⅲ是在850℃;NO、O2的起始浓度都为0,NO2 的起始浓度都为1.0 mol/L,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 v正(NO2)=2v逆(O2)
b. c(NO2) =c(NO)
c.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 N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2)①对比实验I、Ⅱ和Ⅲ,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实验Ⅱ和I相比,可能隐含的条件是: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了
b. 实验Ⅱ和I相比,可能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c. 实验I的平衡常数大于实验Ⅲ的平衡常数
d. 对比实验I和Ⅲ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下图是实验I中NO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补画实验Ⅲ中NO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3)实验I,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v(O2)=____mol/(L·min)。若实验I中将NO2的起始浓度改为1.2 mol/L,其他条件不变,NO2的转化率将____(填“增大”“减少”或 “不变”)。
(4)若实验I平衡后,冉向该2L密闭容器中通入l mol NO2 与1 mol NO、0.5 mol O2组成的混合气体,则平衡将____移动(填“向右”“向左”“不”或“无法确定”)。再次达到平衡后,
______mol<n(NO)<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