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2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最小刻度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测量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0 等大
第二次 15.0 15.0 等大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第(2)步中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
(5)多次改变物距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错误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3,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质量为0.4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0.2米,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液体A,乙中盛有深度为0.12米,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液体B,求:
(1)甲容器中液体A的质量;
(2)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想比较甲、乙两容器内离底部相同高度h=0.05米处的M、N两点受到液体压强PM、PN的大小,他们比较过程如下表示:
比较过程结论
小明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
PM<PN
小芳小芳设想把M、N点同时向上移动△h=0.07m,则M点的压强为:数学公式
N点的压强为:数学公式
PM>PN
请判断:小明结论是______,小芳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4)现设想在甲、乙两容器中抽去一段相同高度△h的液体A、B,使得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相同,你认为是否存在这一高度△h?若存在,求出△h,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