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类是大量事物 的研究方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于1953年毕业于中国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地处湖南省偏远山区的安江农校担任教员。袁隆平热爱农业科学,多年来一直潜心钻研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1964年,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优势的水稻,便萌生了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然而,当时的学术界早有“定论”: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农作物,通过人工进行杂交来培育高产水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袁隆平对这一“定论”表示怀疑。从此,他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先后在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田间试验,每年至少有300天是在稻田里度过的。袁隆平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遇到过非议和嘲讽。有人说“搞杂交水稻简直是天方夜谭”。对此,他付之一笑,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自杂交水稻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水稻产量比原先平均提高了20%,每年可多产粮食3×1010kg,可多养活7500万人口。农民们说袁隆平是“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科学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袁隆平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现在,许多国家都引种了我国的杂交水稻。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特别发明奖。2001年2月,他又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你认为袁隆平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
(2)袁隆平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吃饭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生物学工作者,你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通过各种媒体,查阅有关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的资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欣赏楼兰文化,思考回答问题。
楼兰,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虽然地处荒漠,但位居交通要塞,是“丝绸之路”南北分道之处。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图中展示的就是考古学家恢复的辉煌时期的楼兰古城风貌。可是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历经众多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认为楼兰古国的消失可能有以下原因:
(1)楼兰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植被被破坏,势必引起土地的              ,打破              ,造成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吞没了古城。
(2)楼兰古城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要知道,如果我们把楼兰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树木和芦苇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__         __和________。另外,树木还具有保持 __________的作用,以防止土地的沙化,对于地  处沙漠边缘的楼兰,这尤其重要。
(3)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人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__      __,从而大量繁殖。这种昆虫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4)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这也说明_______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是个统一的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