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由于蜡烛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大量沉积在底部.导致底部的蜡烛先灭.12. 答案:卵形 直径大约为1厘米 乳白色 现象:鹌鹑蛋表面有气泡出现,鹌鹑蛋外面的壳会褪掉,鹌鹑蛋会从醋中浮上来,鹌鹑蛋会变软,鹌鹑蛋会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 解析:由于鹌鹑蛋的壳中含有碳酸钙.而白醋呈酸性.二者可以相互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于是.鹌鹑蛋表面会出现气泡.壳会变软.甚至最终消失.同时.由于大量气泡附着在蛋的周围.使其所受浮力增大而上浮.上浮后.气泡破裂.鹌鹑蛋又会下沉,然后由于蛋壳与白醋相互反应.又产生气泡.使其再次上浮.从而出现上浮与下沉的周期性反复.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二的两位同学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分析.

(1)小明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代替红磷,通过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偏低
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他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蜡烛燃烧生成是二氧化碳是气体
蜡烛燃烧生成是二氧化碳是气体

填补了氧气减少的体积
填补了氧气减少的体积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忽略气体溶解于水所引起的气压变化)
(2)小张认真分析了小明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明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张设计了如图2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惰性电热板下面的凹槽内;
②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试剂瓶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③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热板电源,发现白磷先熔化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瓶内仍含有
氧气
氧气
,产生白烟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5O2+4P
 点燃 
.
 
2P2O5
5O2+4P
 点燃 
.
 
2P2O5

[得出结论]导致小明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个原因是
氧气未完全消耗
氧气未完全消耗

[反思交流]小张和小明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氧气没有消耗完时蜡烛就熄灭了?
为什么氧气没有消耗完时蜡烛就熄灭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二的两位同学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分析.

(1)小明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代替红磷,通过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他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
______,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忽略气体溶解于水所引起的气压变化)
(2)小张认真分析了小明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明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张设计了如图2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惰性电热板下面的凹槽内;
②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试剂瓶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③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热板电源,发现白磷先熔化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瓶内仍含有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得出结论]导致小明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
[反思交流]小张和小明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本教材通过探究蜡烛燃烧和电解水的产物来研究物质的组成.
(1)如图是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源A端为电池的
极.电解水时,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D管中产生的气体能
支持燃烧
支持燃烧
,其中的气体是
氧气
氧气
.C管中的气体能
燃烧
燃烧
其中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③通过此实验我们得出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请说明理由.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2)下面是某同学在家里探究石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部分实验报告,请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 石蜡的硬度
(填“大”或“小”)
将切下的石蜡放到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石蜡漂浮在水面上
将切下的石蜡放到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石蜡漂浮在水面上
石蜡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玻璃杯,过一会儿,玻璃杯内壁出现水珠 石蜡燃烧生成了水蒸气,从而推测出石蜡含有
元素
迅速翻转玻璃杯,立刻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推测出石蜡含有
元素
【总结规律】通过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实验事实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而含氢元素的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产生水.
【知识迁移】已知甲烷(化学式为CH4)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请写出化学符号表达式
CH4+2O2
 点燃 
.
 
CO2+2H2O
CH4+2O2
 点燃 
.
 
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5、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图1),缓慢倒入CO2后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
Ⅰ.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助燃也不可燃
的性质.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外,还需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是
密度大于空气
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Na2O2和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按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把稀盐酸缓缓滴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E中现象,再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和结论](1)B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HCl

C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中的水蒸气
;D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水蒸气是否除尽

(2)E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中
放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氢氧化钙
溶解度减小
而析出.
(3)“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氧气
,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惠山区一模)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中,当倾倒二氧化碳时,发现了
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合理均可)
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合理均可)
现象;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团燃烧了起来.

【提出问题】棉花团为什么会燃烧起来呢?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Na2O2能和CO2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和碱性物质.
(2)在常温下Na2O2能和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无水硫酸铜
没有变蓝色
没有变蓝色
;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1)“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生成了
氧气(O2
氧气(O2
;实验现象③说明该反应放出了热量;同时棉花团是可燃物,棉花团因为同时满足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所以燃烧起来了.
(2)请你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提高】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
【猜想与假设】
(1)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OH的混合物
(2)粉末成分是
Na2O2和Na2CO3
Na2O2和Na2CO3
的混合物
(3)粉末成分是Na2O2、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施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15g变质粉末于一支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共收集到1.6g气体,然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将②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固体5g.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计算分析,确定了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
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1)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保存.
(2)有同学提出把第②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时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液体变红,则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因为常温下Na2O2和水也能生成NaOH,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不合理,因为常温下Na2O2和水也能生成NaOH,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