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所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4.32cm.24.3cm.24.31cm.24.30cm.在这些数据中.读数不符合记录要求的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值应取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是水平槽,斜槽与水平槽之间平滑连接.实验时选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位置,让A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在记录纸上,最终确定D、E和F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1)除了图中器材外,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BCE
BCE

A.秒表  
B.天平
C.毫米刻度尺
D.打点计时器(及电源和纸带)
E.圆规F.弹簧测力计
G.游标卡尺
(2)测得OD=15.7cm,OE=25.2cm,OF=40.6cm,已知本实验中的数据相当好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则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m1与m2之比
m1m2
=
4.3
4.3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是水平槽,斜槽与水平槽之间平滑连接.实验时选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位置,让A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在记录纸上,最终确定D、E和F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1)除了图中器材外,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A.秒表  
B.天平
C.毫米刻度尺
D.打点计时器(及电源和纸带)
E.圆规F.弹簧测力计
G.游标卡尺
(2)测得OD=15.7cm,OE=25.2cm,OF=40.6cm,已知本实验中的数据相当好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则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m1与m2之比=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是水平槽,斜槽与水平槽之间平滑连接.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E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位置,让A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D.F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在记录纸上,最终确定E、D和F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1)除了图中器材为,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

A.秒表

B.天平

C.毫米刻度尺

D.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盒纸带)

E.圆规

F.弹簧测力计

G.游标卡尺

(2)测得OD=15.7 cm,OE=25.2 cm,OF=40.6 cm,已知本实验中的数据相当好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则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m1与m2之比=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按图(a)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

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一条纸带.

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b)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

W=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正确的公式=           (用相关数据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

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按图(a)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

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一条纸带.

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b)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Ek=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