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mo1/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 ②NaHCO3 ③HC1 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 .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为 . (3)向溶液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的值 .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 ④的体积.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KClO3 + 6 HCl =  KCl + 3Cl2 ↑+3H2O。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颜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出:

(1).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变化为

 

颜色

 

 

 

 

(2).写出②中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④中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KClO3 +  6 HCl =  KCl + 3Cl2↑+ 3 H2O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14分)

I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选择的试剂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1)铁粉中混有少量SiO2,可选用试剂              

离子方程式                             

(2)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2,可选用试剂              

离子方程式                             

II . 将下列H2SO4性质的序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横线上。

A.脱水性            B.强酸性   C.难挥发性    D.氧化性    E.吸水性

(1)用浓H2SO4可以干燥SO2气体                          

(2)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色                

(3)在冷的浓H2SO4中放入铝片没有明显现象                   

III .  KClO3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KClO3+6HCl(浓)= KCl+ 3Cl2↑+ 3H2O

(1)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2)若有12.25g KClO3发生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再褪色的是            (填序号)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⑤盐酸 ⑥加了醋酸的漂白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9分)①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2FeCl3+Cu=2FeCl2+ CuCl2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②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在方框内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并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现象

(2)学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甲组同学认为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三个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乙组同学对条件①提出异议,认为相同的两极也可以构成原电池,以下为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简图以及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实验报告,然后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装置中盐桥的作用之一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浓差电池与温差电池

一、【实验目的】

1、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浓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2、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温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3、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4、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二、【仪器与药品】略。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Ⅰ、实验方法:略。

Ⅱ、研究的步骤

㈠实验A:浓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

1、甲烧杯中固定装入浓度 0.8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2、乙烧杯中分別装入浓度 0.8 mol/L、0.4 mol/L 、0.2 mol/L、0.1 mol/L、0.05 mol/L、0.025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3、使用铜片当电极。测量这六种组合电池的稳定电压及电流,将结果记录于表 1。

㈡实验B:温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步骤略,结果记录于表2)

四、【实验结果】

实验A:浓差电池 :表1

甲杯硫酸铜浓度 mol/L

0.8

0.8

0.8

0.8

0.8

0.8

乙杯硫酸铜浓度 mol/L

0.8

0.4

0.2

0.1

0.05

0.025

两杯溶液浓度差值

0

0.4

0.6

0.7

0.75

0.775

电压  mV

0

6

12

16

22

26

电流  mA

0

0.02

0.04

0.06

0.07

0.08

实验B:温差电池:表2

甲杯硫酸铜温度℃

19

19

19

19

19

19

乙杯硫酸铜温度℃

19

29

39

49

59

69

两杯溶液温差℃

0

10

20

30

40

50

电压  mV

0

6.1

12

20[来源:]

27

34

电流  mA

0

0.025

0.047

0.07

0.15

0.18

五、【讨论】

1、浓差电池:若硫酸铜浓差电池放电较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甲杯高浓度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而乙杯颜色变深,而电压也逐渐下降,同时可观察到甲杯中铜片表面有铜析出。

这说明:甲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放电一段较长时间后电压下降的原因:                             

    2、温差电池(略)

六、【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实验A:                                                        [来源:&&Z&X&X&K]

实验B:(略)

甲、乙两小组同学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14分)

I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选择的试剂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1)铁粉中混有少量SiO2,可选用试剂              

离子方程式                             

(2)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2,可选用试剂              

离子方程式                             

II . 将下列H2SO4性质的序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横线上。

A.脱水性            B.强酸性   C.难挥发性    D.氧化性    E.吸水性

(1)用浓H2SO4可以干燥SO2气体                         

(2)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色                

(3)在冷的浓H2SO4中放入铝片没有明显现象                  

III .  KClO3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KClO3+6HCl(浓)= KCl+ 3Cl2↑+ 3H2O

(1)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2)若有12.25g KClO3发生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再褪色的是            (填序号)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⑤盐酸 ⑥加了醋酸的漂白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9分)①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2FeCl3+Cu=2FeCl2+ CuCl2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②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在方框内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并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现象

(2)学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甲组同学认为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三个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乙组同学对条件①提出异议,认为相同的两极也可以构成原电池,以下为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简图以及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实验报告,然后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装置中盐桥的作用之一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浓差电池与温差电池

一、【实验目的】

1、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浓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2、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温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3、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4、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二、【仪器与药品】略。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Ⅰ、实验方法:略。

Ⅱ、研究的步骤

㈠实验A:浓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

1、甲烧杯中固定装入浓度 0.8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2、乙烧杯中分別装入浓度 0.8 mol/L、0.4 mol/L 、0.2 mol/L、0.1 mol/L、0.05 mol/L、0.025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3、使用铜片当电极。测量这六种组合电池的稳定电压及电流,将结果记录于表 1。

㈡实验B:温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步骤略,结果记录于表2)

四、【实验结果】

实验A:浓差电池 :表1

甲杯硫酸铜浓度 mol/L

0.8

0.8

0.8

0.8

0.8

0.8

乙杯硫酸铜浓度 mol/L

0.8

0.4

0.2

0.1

0.05

0.025

两杯溶液浓度差值

0

0.4

0.6

0.7

0.75

0.775

电压  mV

0

6

12

16

22

26

电流  mA

0

0.02

0.04

0.06

0.07

0.08

实验B:温差电池:表2

甲杯硫酸铜温度℃

19

19

19

19

19

19

乙杯硫酸铜温度℃

19

29

39

49

59

69

两杯溶液温差℃

0

10

20

30

40

50

电压  mV

0

6.1

12

20

27

34

电流  mA

0

0.025

0.047

0.07

0.15

0.18

五、【讨论】

1、浓差电池:若硫酸铜浓差电池放电较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甲杯高浓度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而乙杯颜色变深,而电压也逐渐下降,同时可观察到甲杯中铜片表面有铜析出。

这说明:甲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放电一段较长时间后电压下降的原因:                            

    2、温差电池(略)

六、【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实验A:                                                       [来源:&&Z&X&X&K]

实验B:(略)

甲、乙两小组同学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