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粒子中.呈电中性的是 A.原子 B.离子 C.质子 D.电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

A.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①~⑨为相应的元素,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回答问题:

(1)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元素周期表可划分为五个区域,①元素位于周期表

      区。

(2)②、⑥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3)写出元素⑧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4)①③两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与           (写微粒符号)互为等电子体。

(5)元素⑦与CO可形成的X(CO)5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晶体属于___   晶体(填晶体类型)。

(6)元素⑨的离子的氢氧化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中,该离子与NH3间结合的作用力

           

(7) 金属⑦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  别如右图所示。则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B.(12分)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①,25℃时, K=2.95×1011 

2CO(g)+4H2(g) CH3CH2OH(g)+H2O(g)②,25℃时, K=1.71×1022 

(1)写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相比,转化程度更大的是________。以CO2为原料合成乙醇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反应①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①温度升高,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提高氢碳比[ n(H2)/n(CO2)],对生成乙醇             (填“有利”、“不利”)。 

(4)在下图的坐标中作图说明压强变化对反应①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必须在图中标明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氢原子失去电子后,剩余1个质子构成的核,即氢离子。氢离子是'裸露'的质子,半径很小,易被水分子吸引生成水合氢离子,通常用H3O+表示。”下列是某同学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①氢离子都是裸露的质子;
11H失去电子变成裸露的质子;
③1mol H3O+含有6.02×1024个电子;
④电子数相等、原子总数相等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性质相似,由此可推知H3O+呈正三角形;
⑤H3O+含极性共价键,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②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CH4(g)+H2O(g) CO(g)+3H2(g)。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其反应原理为:[Cu(NH3)2CH3COO] (l)+CO(g)+NH3(g)[Cu(NH3)3] CH3COO·CO(l) △H<0。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填写选项编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  △H<0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 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下图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 s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进程曲线。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弱电解质
H2CO3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Ka1=4.30×10-7   Ka2=5.61×10-11
1.77×10-5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        性(填“酸”、“中”、“碱”),原因是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c (NH4+)>c (CO32-)>c (HCO3-)>c (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 (CO32-) + c (HCO3-) +c (H2CO3)=0.1 mol·L-1
D.c (NH4+)+ c (NH3·H2O)=2 c (CO32-) + 2c (HCO3-) +2 c (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__(填1种)。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 (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 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两种微粒_____________。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列)。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________ (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