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 (3) 12 1.56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反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1)平衡向右移动,反应(2)平衡向左移动.

C2H2(g)H2(g)C2H4(g)                                       (1)

2CH4(g)2H2(g)C2H4(g)                                     (2)

据此判断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中

C(s)2H2(g)CH4(g) DH 1-Q1                               

2C(s)H2(g)C2H2(g) DH 2-2Q2                         

2C(s)2H2(g)C2H4(g) DH 3-2Q3                             

热量Q1Q2Q3的正确顺序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Cl2、漂白粉的制备及有关性质。

(1)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请按照气体从左向右流动的方向将仪器进行连接:

H→                    ;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            

(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SO2与漂粉精的反应:

操作

现象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A

ⅰ.液面上方出现雾状物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3)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4)该同学推测现象i的雾状物由盐酸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加以进一步验证: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雾状物,无变化;

b.搜集雾状物,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a的目的是                                  

(5)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某些成份之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这种可能性,方案为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检验褪色后溶液中是否有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E的结构简式                             

2A2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3F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反应类型是              

4)写出F在浓H2SO4作用下在17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是             ,反应类型是              

5)写出FH在加热和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是             ,反应类型是                

6)在BCDFGI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X、Y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种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是          

(2)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由A、D、E三种元素组成物质的稀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化学反应3A2(g)+C2(g)   2CA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

改变条件(不改变A2、C2和CA3的量),右图表示反应速度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A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温度为T℃时,将4amolA2和2amolC2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

反应后测得C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5)化合物A8B4D2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g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实验方案完成d→e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 95%的乙醇, 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克无水乙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 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左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回答:

(1)试管甲中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                   

(2)该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其不宜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原因是

                                      

(3)试管乙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4)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6)写出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