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和S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时间内所作用的力和移动的距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关于“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砂桶及沙的总质量m和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
m<<M
m<<M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交流
交流
电源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0.02
s.
(2)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BC
BC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及沙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3)当保持力F不变时,为了更直接地反映小车与砝码的加速度a与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a-1/M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1/M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与M 成反比
a与M 成反比

(4)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a-F图象,图象表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
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 (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质量,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质量,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6)如图(c)是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频率50Hz.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AB=11.0cm、BC=14.0cm、CD=17.0cm、DE=20.0cm、EF=23.0cm、FG=26.0cm,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是
3.0
3.0
m/s2,打F点时的速度是
2.45
2.4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迹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出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将小球由静止释放
D.记录小球位置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记录球的位置的纸取下后,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坐标纸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
 
m/s,抛出点的坐标为
 
(g取10m/s2
精英家教网
Ⅱ.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灯泡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13
,为了较好地测得灯泡电阻Rx,实验中要多测几组数据,试在图2中虚线框内画出进行实验的最佳电路原理图(部分元件已画出,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若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
 

(3)利用这个实验的装置和电路原理图进行实验,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能否描绘出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2)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 E 及电阻R1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 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 R1,待测电阻 R2, 电压表V(量程为 1.5V,内阻很大),电阻箱 R (0~99.99Ω ) 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 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 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 ,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 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_。

② 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 R1=4.8Ω ,继续测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R2 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 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 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V,电阻 R2=_________Ω。

③ 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 R1 ,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 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 S 1,将S2 切换到 b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 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于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 R2 。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___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 ) ,所以___________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迹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出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将小球由静止释放
D.记录小球位置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记录球的位置的纸取下后,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坐标纸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m/s,抛出点的坐标为______(g取10m/s2

Ⅱ.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灯泡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为了较好地测得灯泡电阻Rx,实验中要多测几组数据,试在图2中虚线框内画出进行实验的最佳电路原理图(部分元件已画出,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若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
(3)利用这个实验的装置和电路原理图进行实验,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能否描绘出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 17 分)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2)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 E 及电阻R1R2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 E (不计内阻),待测电阻 R1 ,待测电阻 R2, 电压表V(量程为 1.5V ,内阻很大),电阻箱 R (0一99.99Ω ) 单刀单掷开关 S1 ,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 先测电阻 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 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 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l , 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则电阻 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 Rl = 4.8Ω ,继续测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R2 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 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 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 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_________V ,电阻 R2 = _________Ω。

③ 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 Rl ,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 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 S 1,将S2 切换到 b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 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于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 E 和电阻 R2 。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___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 ) ,所以___________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