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关于酸碱中和滴定 (1)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选用的仪器是 滴定管. (2)一只规格为a mL的滴定管.其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管内液面在mL处.当液面降到mL处时.流出液体的体积为 ml. (3)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锥形 瓶中 溶液 滴定 管中 溶液 选用 指示剂 选用 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甲)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4)某学生用0.1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量取20mL待测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 刻度以上1~2cm E.调节液面至“0 或“0 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写: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③滴定过程中眼睛 .左手 .右手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试回答:
(1)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g碳酸钡,则该温度下碳酸钡的溶度积Ksp=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
 
指示剂,理由是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3)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V(烧碱溶液)/mL V(HCl)/mL
初读数 末读数
1 20.00 0.00 31.00
2 20.00 1.00 32.04
3 20.00 1.10 32.18
①实验3到达滴定终点时所耗HCl溶液的体积为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②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试回答:
(1)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g碳酸钡,则该温度下碳酸钡的溶度积 Ksp=__________。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_________指示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①实验3到达滴定终点时所耗HCl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②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试回答:
(1)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g碳酸钡,则该温度下碳酸钡的溶度积 Ksp=________。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__________指示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①实验3到达滴定终点时所耗HCl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②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1)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在该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所得的0.1 mol/L K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 c (C2O42-)+ c(H2C2O4)=0.1mol/L
C.c(H+)<c(OH-
D.c(K+)=c(H2C2O4)+c(HC2O4-)+c(C2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1)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在该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所得的0.1 mol/L K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 c (C2O42-)+ c(H2C2O4)=0.1mol/L
C.c(H+)<c(OH-
D.c(K+)=c(H2C2O4)+c(HC2O4-)+c(C2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