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字数在600左右. [构思点拨] 这可以看作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文章.要以所填的点为辐射点.进行联想.或散点铺排.或以意识流的形式.贯串一些思维片断.可以由古到今.由此及彼等直抒对物的强烈感情. [例文参读] 黄河的随想 黄河在咆哮.古老的黄河在咆哮.她一身深黄的河水奔腾翻滚.诉说着她的漫漫旅程.黄河.她太古老太古老.又太辉煌太辉煌.五千多年间.黄河岸边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黄帝似的伟大人物.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炎黄先祖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创造了这个文明古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写下了举世瞩目的一页.过去的中国是前人建造的功劳.今日的中国是父辈的辛勤建设.未来的中国将在我们手中飞黄腾达. 黄河在咆哮.悲伤的黄河在咆哮.她饱经风霜.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坎坷岁月.她遍体鳞伤.含冤受辱.她在大声呼唤我们这些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岁月--不要忘记英国侵略者如何用大炮.鸦片“敲 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要忘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肆意践踏中国的文化珍宝,不要忘记在日本鬼子凶残的刺刀面前.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灾难换得战局上短暂的缓和,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被列强欺压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这冤.这辱.这屈.刻骨铭心.黄河儿女世世代代背上了这烙印.肩负着一洗耻辱重振国威的历史使命.在大浪中奋勇向前.向前! 黄河在咆哮.醒来的黄河在咆哮.这咆哮是号角.这咆哮是战鼓.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华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春暖人间.黄河在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轰天震地的欢呼声中咆哮.她翻腾.她激荡.她抖擞.她飞天翱翔.她为中华民族的光辉前程而全身心的兴奋.黄河在咆哮.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在发出全力的呼号.她在时时刻刻激励.鞭策中华健儿们前进. 黄河在咆哮.威严的黄河在咆哮.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不断整治.得到党和人民大力支持与重视.更得到了世界各国人士的仰慕.称她是“中国的一条真正的黄龙 .她挽回了曾经被人唾弃的尊严.现在黄河站起来了.也代表我们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都站起来了.听.黄河用奔腾九天.拨云揽月的气势在宣讲.她教育我们:“努力学好文化.为祖国再添新貌. 啊.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磅礴的喉咙.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震撼着人类每一个细胞的声音!黄河的话就像是一条无形的长鞭.在督促我们奋发向上. 黄河啊黄河.多少个朝朝暮暮你在咆哮.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的是赤县神州的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为了它.黄河又在多少个炎黄后代的心中此起彼伏.咆哮不停呢?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洪亮的歌声传遍祖国天南海北.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令人遐想翩翩. (选自2003.15 作者:陈明) [例文评点]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用它来作为中国的缩影是极具典型性的.小作者截取了“黄河在咆哮 这一特写镜头.遐想翩翩.将文明旅程.百年屈辱.今日辉煌.未来重任熔铸为一帧似乎能触到的奔腾脉搏的风景.有条不紊地展示出一幕幕色彩各异的场面.从而奏响了全文“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的主旋律.格调雄浑壮阔.震憾人心. [例文参读] 窗的随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我在小学时学过的诗句.诗人杜甫从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来自东吴要向远方行驶的船只.他的这首诗使我感受到窗是博大的.窗可以包罗万千景象. 窗.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窗走进了一位女词人的心灵深处.李清照在一个孤寂冷清的黄昏.倚窗凝视.看到了黄花满地.梧桐细雨.鸿雁飞过的凄清景象.于是.她发出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的感叹. 窗嵌入了一个闺阁才女的心底里.也是在深秋季节.也是在黄昏日落时.林黛玉坐在窗口.望着那渐渐沥沥的小雨.听着那清晰的雨滴竹稍声.她想到了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生活.不觉心有所感.写出了一首凄婉动人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窗打开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隔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诗意. 当一个孩子被大人强迫去睡觉时.他的心中是多么不畅快.可当他在被窝里想到他可以从窗台看到外面的景物时.他很快地趴在了窗台上.从窗口.他看到了楼下玩耍的孩子.看到了远处路灯下的行人--在那时一定很快乐吧! 有一个女孩子.她有病.不能下楼.不能出去玩.这时.小小的窗口又成了她惟一的安慰.她从窗口看到了缤纷的世界.窗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有了窗.就有了希望.站在窗口.我默默地想. (选自2003.3 作者:王柑琪) [例文评点] 这篇短文篇幅不长.内容却丰富多彩.小作者由古及今.对“窗 展开联想.想到了李清照从窗外看到的凄景而触发的悲情.想到了林黛玉坐在窗口聆听雨声而抒发的凄情.想到了被强迫睡觉的男孩对窗外行人的欣羡之情.想到了生病的女孩从窗外缤纷世界中受到的鼓舞之情.可谓场面生动.情景交融.此外.文中引用了跟窗有关的许多古诗.既切合文章的内容.又给文章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文题之四] 不同的人笔下的菊各不相同.如中黛玉.宝玉.宝钗.湘云.探春五人所作的十二首诗:......等就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情趣.又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黄巢的“报与桃花一处开 的奇想.毛主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 的豪情.也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胸怀境界.请以“菊 为话题作文. [构思点拨] 古往今来.多少人爱菊种菊赏菊咏菊.这篇文章可以写成一篇以菊花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或全面介绍或根据不同写作目的选取相关的内容作详细介绍,可以描述菊花不择土壤.凌风傲雪.端雅大方.久开不败等特点.从中找出引发点.运用联想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颂扬某种精神,可以以观菊为内容.写成一篇游记.参观记,可以写某人对菊花的情缘等. [例文参读] 菊 趣 菊花的别名很多.如黄花.节花.女花.日精.更生.金蕊.更有人称它“花中隐士 .那是因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隐居柴桑后.终日以菊为伴.故而它也就被后代文人视为隐逸高雅的化身了. 古人栽培菊花最早是供食用的.屈原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 的诗句.里有“菊服之轻身耐老 的说法.汉初有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汉魏时有用菊花嫩芽沏茶的嗜好.就是现在.中医也常以黄白菊花入药.家庭更是把野生的菊花.栽植的茼蒿菊作为可口的菜蔬. 晋代以后.菊花逐渐成为观赏佳品.陶潜爱菊在历史上留下佳话.唐人也写了不少咏菊诗篇.宋代每年要开两次“赛菊会 .而清代记载的菊花品种.已达三四百个了. 菊花作为文化使者.也为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据考.公元前900年前.我国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公元1180年进入英国,1189年传到东南亚.又传到荷兰,1789年传到法国,19世纪初从英国传到美洲.至今.世界各地都可见到它的倩影.成为世界名花之一.日本天皇每年秋天要举行“菊花会 .招待外交使节和政府官员,而11月 3日还是日本人的“菊花节 . 菊花不仅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有毒气体与粉尘.这一点恐怕就更不大为人所知了. (选自2003.9 作者:杨阳) [例文点评] 这是一篇以菊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它全面介绍了菊花的名称.用途.品种.移植等.引经据典.翔实准确.新鲜有趣.让读者从中了解到许多有关菊的知识. [例文参读] 菊 展 转过铁影壁.我走进北海植物园.这里正举办“北京市首届菊花竞展 . 一进门.眼前是另一番景象:花园里.各种色彩和形状的菊花竞相开放.它们似乎在向每一个来者微笑.我不禁想起前人的吟菊诗“飒飒西风满院栽 .在这深秋季节里.菊花伴随寒冷开放. 来到第一展室.这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一排淡紫的“绝代佳人 放在前面,后面的圆球状.耀眼的“光辉 .“墨荷 显出一副庄重之色,“追鱼 像个娇贵的小姐.浅紫而微黄的小脸上.露出矜持的神气,那盘开着大朵粗瓣懒散地倒垂下来的菊花.像个懒姑娘把长发松散在肩头.有人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懒梳妆 .在这一展室门口.有两盆半人多高的墨菊.这两棵粗壮的墨菊.巍然挺立在那里.俨然是两名哨兵.守卫着它的兄弟姐妹. 走进最大的一间展室.只见衣冠鲜丽的古人正在那里赏菊吟诗.我仔细一看.原来是里“潇湘魅咏菊花诗 的造型:坐在书桌旁执笔沉吟的是“潇湘妃子 林黛玉.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自然是“无事忙 宝玉了.后面一位是“蘅芜君 宝钗.另一位大概是史湘云.几个人各具神态.置身于菊花丛中.真可谓情景交融.使人不禁想起林黛玉诗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的名句来. 展室的另一边.黄菊分外娇艳.绿丝淡雅垂挂.但这都引不起我的兴趣.因为旁边有大片的白菊更引人入胜.那盆“西厢待月 .洁白如玉,“长生乐 如雪球团抱,“雪狮 白玉无瑕.像一头卧在枝头上的狮子,“晴霞万里 略低粉颈.似雪的花瓣含羞下倾--光这白色的菊花就不下百种.白菊给人一种高雅.端丽的感觉.难怪向来清高的黛玉要问它“孤标傲世偕谁隐 了.也休怪诗人咏菊来表现他们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一转弯.我又来到了采菊厅.一进厅门.只见一位古人飘然站在眼前.他就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一个小书童手捧野菊花正向他说着什么.诗人一副神色自得的表情.一手捻着胡须.似乎在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诗句.陶渊明弃官隐居后.过着清闲.安适的生活.他的吟菊名句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一边漫步在这万花丛中.一边玩味着古人咏菊的诗句.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忽然.一阵清香飘来.我贪婪地吸了一口.真是沁人心脾.“蕊清香冷蝶难来 的菊花.竟会如此馨香.使我不由在屋里寻觅香气的来处.原来这香气是从爬满花架的小黄菊花发出来的.这股香气一直把我送出了展室. 我缓缓向前走去.猛抬眼.看见前面标语牌上写着陈毅同志1959年的题词:“高等艺术.美化自然 . 是啊.向往关好的事物.追求美的心愿.大概是人们共有的特性吧.我真诚地感谢那些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无闻工作着的人们. 我希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选自2003.10 作者:冯时) [例文点评] 全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写了自己在北海植物园参观“北京市首届菊花竞展 的经过.作者笔下的菊花是情态可掬.多姿多彩.惹人喜爱.文中的诗词更是信手拈来.引用得当.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文题之五]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