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字数在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 画月亮.往往用云彩加以衬托,画花朵.往往以绿叶加以扶持.使所画之“月 .所描之“花 更加突出.那么我们就可以以物衬人.以物喻人.睹物思人.让物人交相辉映.物中含情.塑造感人的形象.物牵动人的情思.只因融入了对某人的情感.所以写物的目的是为了托人.所以需精心挑选能体现人物特点或精神风貌的物.以物为线索.串起与物有关的人和事.来刻画人物形象. [例文参读] 一枚扇贝牵动我的情思 在我的塑料文具盒里.放着一枚我最珍爱的扇贝.每当我看到它时.就好像又来到广阔无际的大海边.又看到了海边那个穿红褂的小妹妹-- 记得.那还是前年.在海滨度暑假的最后一天黄昏.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赶到农贸市场.想买几个近处海滩拾不到的贝壳.带回北京送给朋友. 海滨的农贸市场.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天地.在卖贝壳的行列里.有一个穿大红褂的女孩.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她不像别人那样高声地叫卖.而是一面用手搬弄着脚趾头.一面张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来往的人和车.不知是她的衣着.还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我和伙伴们说:“走.买她的去. 她的摊子上.整齐地码着一小排“猫眼儿 和一小排扇贝.她见我们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地让我们挑选. 我一面挑.一面打量着她那黑红黑红的小脸.问:“是你家里让你出来卖的吗? “不.不是.这都是我自己拣的.卖了钱也归自己.秋天开学好交学费. 小姑娘自豪地说:“我自己的都攒齐了.现在给弟弟攒. 我觉得这孩子挺可爱.便拣了四枚好看的扇贝.给了她四角钱.和伙伴们一起满意地离去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美滋滋地欣赏着扇贝.突然.我发现一只暗红色的扇贝缺了一个小角.只怪我当时只顾选颜色.没发现残缺.带这么一个扇贝回北京.算怎么回事.伙伴们要我回去换.我同意了.但心里却嘀咕:小姑娘挣点钱那么不容易.她肯让我换吗? 天将黑了.市场上人已不多了.红褂小姑娘也正在收摊了.当我们向她说明来意时.果不出我所料.她为难地说:“没的换了.刚才又来了一个老大爷.都买走了. 我看着她那鼓鼓的小包.不相信地说:“只换一个.要实在不肯换.我多给你些钱.再买一个成不? 听我说完..小姑娘突然红了脸.低垂着头:“没了.真的没有--明天下午.你再来-- “明天下午?哈!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就`开路’了! 我有点恼火.乡下人.真小气!不给换就算了!我们懊丧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汽车站.等候开往火车站的汽车. “大姐-- 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噢.红褂小姑娘!她气喘吁吁.额头上还沁着一层细汗. “给你-- 她向我摊开了小手. 呀!好漂亮的一枚扇贝! “你们走得早.现去赶海拾怕来不及.就给你这个吧. 她说着.把扇贝塞到我手里.笑了笑.拉起一个小男孩走了. 这突然发生的事使我有些不知所措.当我低头看那扇贝时.惊呆了.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扇贝.扇贝背面像珍珠般地闪着蓝莹莹的光.正面像孔雀展开的尾巴.整个扇贝洁净光滑.显然是经过千百次地抚弄和摸搓. 啊.这一定是小姑娘的爱物!我恍然大悟-- 然而.当我抬起头.想对那个小姑娘道谢的时候.她已经走远了.在蓝色的大海边.只剩下红红的一个小点.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却久久地不能将它忘怀.我把那枚美丽的扇贝珍藏在我的文具盒里.天天带在身边.好让它时常提醒我:要像海边小妹妹那样.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 (选自2003.5 作者:李美兰) [例文评点] 全文以“扇贝 为线索.通过“我 与“红褂小姑娘 买(卖)扇贝.换扇贝.赠扇贝等故事.刻画了一个美丽善良的“红褂小姑娘 的形象.表现了小姑娘沉静.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美好品质.与“我 的褊狭.自私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一篇以物忆人的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富有启迪性.“呼吁要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 . [例文参读] 竹叶牵动我的情思 今年.院子里的竹子又长高了一截.一片片叶子随风舞动着.总是那么深情.那么含蓄.如同爷爷对我的爱.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 浪漫美好童年里的主角总是我和爷爷.每天傍晚.当余晖安详地洒在院子里的时候.爷爷总会踏着草鞋带给我一捧红得诱人的桑果.我总会用甜甜的稚音叫着爷爷.可爷爷偏要把那一棒桑果举得高高的.叫我够不着.于是.我就从竹子上摘下大堆大堆的竹叶对爷爷说:`好爷爷.我用竹叶换你的桑果好不好? --终于.咱们爷孙俩闹够了.我满足地吃着可口的桑果.爷爷就用竹叶给我编织一个没有花的花环. 不知为什么.爷爷总是特别喜欢竹.说竹子有许多好处.可是.爷爷更喜欢竹叶.他常常将竹叶摘下来放在唇边.吹成纯朴的歌谣.然后爷爷给我讲他那沧桑的经历:爷爷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年冬天.家里冷得像地窖.没有柴可以生火取暖.最后是爷爷拾了许多枯竹叶烧了.才勉强挨过寒冷的冬天.所以爷爷非常喜欢竹叶.喜欢它的奉献精神. 终于.爷爷再也看不见他心爱的竹叶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万分悲痛的我.也爱上了竹叶.爱上了它的奉献精神. 当我知道刘奶奶家瓜地里的瓜全熟了.可没有人手去摘的时候.我想到了竹叶.于是我去帮刘奶奶到地里摘了很多瓜.使瓜不会烂在地里.这时.我仿佛看见爷爷笑了.竹叶笑了. 当我看见家庭贫困的同学冬天没有棉衣.棉鞋穿时.我想到了竹叶.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我的衣服.鞋子都送给了他们.我又仿佛看见爷爷笑了.竹叶也笑了. -- 就这样.那纯洁的竹叶无时无刻不支配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每一缕情急.一直激励着我.感染着我.也启迪着我. (选自2003.10.17 作者:陈靖) [例文评点] 本文文笔优美.溢满真情.作者描摹了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祖孙二人逗闹的欢乐场面.有爷爷凄楚难忘的往事.还有爷爷和竹叶共有的奉献精神对“我 的深远影响.小小的竹叶.爷爷用它给“我 带来欢乐.它曾是爷爷家的救星,更是爷爷教育“我 的榜样.本文借竹叶全面地摹写了一个慈祥.平凡而又伟大.以自己崇高人格教育熏陶子孙的老人形象. [文题之六]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