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C+CuO 澄清的 石灰水 乙 甲 图19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的比例. A. 32︰3 B. 40︰3 C. 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