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给出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 C.米/秒(m/s) D.米/秒2(m/s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I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mol CH4和2.0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Ⅰ
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0.0030mol?L-1?min-1
0.0030mol?L-1?min-1

②图中的P1
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的值为
2.25×10-4
2.25×10-4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
减小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Ⅱ.
④该反应的△H
0,△S
0(填“<”、“>”或“=”).
⑤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BD
BD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
⑥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i 150
1
3
0.1
ii
150
150
1
3
1
3
5
iii 350
1
3
1
3
5
A.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其在0.1MPa和5MPa条件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示意图(如图2),并标明各曲线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浙江)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
催化剂
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mol/L)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
1.88×10-4mol?L-1?s-1
1.88×10-4mol?L-1?s-1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5000
5000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C、D
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T(℃) NO初始浓度
(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 1.20×10-3 5.80×10-3 82
280
280
1.20×10-3
1.20×10-3
5.80×10-3
5.80×10-3
124
350
1.20×10-3
1.20×10-3
5.80×10-3
5.80×10-3
124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上海模拟)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
 催化剂 
.
 
2CO2+N2+Q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 0 1 2 4 4 5
c(NO)(×10-4mol?L-1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c(NO)(×10-3mol?L-1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Q
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
1.88×10-4 mol/(L?s)
1.88×10-4 mol/(L?s)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5000
5000
.(只写出计算结果)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C、D
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1 CO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
表面积/m2?g-1
280 1.20×10-3 5.80×10-3 82
280 1.20×10-3 5.80×10-3 124
350 1.20×10-3 5.80×10-3 124
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利用催化剂可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H<0.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线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 1.20×10-3 5.80×10-3 82
 
1.20×10-3
 
124
350
 
 
82
(1)请填全表中的各空格.
(2)实验Ⅰ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实验Ⅱ、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的曲线,并标明各曲线的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崇文区一模)如图1为某套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加热装置和部分药品等已经省略(装置①和装置②为气体发生装置).
(1)甲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在A、B间增加一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制备NO2并验证其性质.装置①用于实验室制备NH3,用装置②制备过量O2.A装置中相应药品在催化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B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且越接近U型管底部颜色越浅,请解释原因
因为2NO+O2=2NO2,2NO2(红棕)?N2O4(无色),正反应是放热反应,U型管底部的温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NO2浓度降低,颜色变浅
因为2NO+O2=2NO2,2NO2(红棕)?N2O4(无色),正反应是放热反应,U型管底部的温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NO2浓度降低,颜色变浅

(2)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合成SO3,B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的固体出现.C中若盛放K2Cr2O7溶液,则在C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r2O72-+3SO2+2H+=2Cr3++3SO42-+H2O
Cr2O72-+3SO2+2H+=2Cr3++3SO42-+H2O
(生成物中Cr以Cr3+形式存在);现欲制得纯净干燥的SO3,若C中盛放NaOH溶液,则此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应如何改进
将e、m依次连接在B、C之间或将C装置换成f
将e、m依次连接在B、C之间或将C装置换成f
(从下面给出的实验装置中选择字母标号补充或替换,并用简要文字说明)

(3)丙同学采用图3所示装置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装置①、装置②分别制NO和NH3),将上述装置A、B、C分别换成下列⑤、⑥、⑦.
请回答:装置⑦的作用可能是
吸收未反应的NO
吸收未反应的NO
;若进入装置⑤的NO共2688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016ml N2,则NO的转化率是
2016×6
2688×5
×100%=90%
2016×6
2688×5
×100%=90%
(能正确表达出计算过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