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某同学做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 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 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 20090915 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 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索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韶关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溶液的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溶液的pH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CO32-+H2OHCO3-+OH-
CO32-+H2OHCO3-+OH-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Fe2O3具有广泛的用途。甲同学阅读有关资料得知:在高温下煅烧FeCO3可以得到Fe2O3。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论,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取一定质量的FeCO3固体置于坩埚中,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轻,冷却至室温

取少量实验步骤I所得固体放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

向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4FeCO3+O22Fe2O3+4CO2

(1)写出实验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煅烧产物可能是Fe3O4,因为Fe3O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于是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步骤Ⅲ进行了补充改进:检验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他需要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氯水        b.氯水+KSCN溶液         c.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3)丙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了乙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煅烧产物的成分。你认为丙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丙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的确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另一种由FeCO3制取Fe2O3的方法:先向FeCO3中依次加入试剂:稀硫酸、________ (填试剂名称)和氨水;再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灼烧,即可得到Fe2O3

(5)工业上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通过控制样品的质量,使滴定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c mL,对应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c%,可以简化计算。某同学取含FeCO3 c%的菱铁矿a g,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再用0.0 2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KMnO4被还原成Mn2),最终消耗KMnO4溶液c mL。假定矿石中无其他还原性物质,则所取菱铁矿的质量a=__________g。(FeCO3的摩尔质量为116 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Ⅱ所示。

(1)图Ⅰ、Ⅱ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与实验Ⅰ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                 

A.Ⅱ比Ⅰ复杂            B.Ⅱ比Ⅰ安全

C.Ⅱ比Ⅰ难操作           D.Ⅱ可以做到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而Ⅰ不行

(2)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应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                       

(3)某同学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条件,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Ⅱ所示。

(1)图Ⅰ、Ⅱ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与实验Ⅰ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                 

A.Ⅱ比Ⅰ复杂B.Ⅱ比Ⅰ安全
C.Ⅱ比Ⅰ难操作D.Ⅱ可以做到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而Ⅰ不行
(2)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应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                       
(3)某同学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条件,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Fe2O3具有广泛的用途。

甲同学阅读有关资料得知:在高温下煅烧FeCO3 可以得到Fe2O3。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论,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取一定质量的FeCO3固体置于坩埚中,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轻,冷却至室温。

取少量实验步骤Ⅰ所得固体放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

向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4FeCO3+O2 2Fe2O3+4CO2

(1)写出实验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煅烧产物可能是Fe3O4,因为Fe3O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于是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步骤Ⅲ进行了补充改进:检验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他需要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氯水        b.氯水+KSCN溶液        c.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3)丙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了乙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煅烧产物的成分。你认为丙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                                           

(4)丙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的确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另一种由FeCO3制取Fe2O3的方法:先向FeCO3中依次加入试剂:

稀硫酸、         (填名称)和           (填名称);再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灼烧,即可得到Fe2O3

(5)工业上通过控制样品的质量,使滴定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数为c mL,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c%,可以简化测量。

某同学取含FeCO3 c%的菱铁矿a g,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再用0.0200mol·L-1 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KMnO4被还原成Mn2+),最终消耗KMnO4溶液c mL。假定矿石中无其他还原性物质,则所取菱铁矿的质 量a=_____________ g。(FeCO3的摩尔质量为116 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