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 在我们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14. 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 . 15. 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和 . 16. 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17. 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句? 18.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带到奥妙的寰宇: 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答案 1.艾青 2.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4.⑴暴风雨打击着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⑵对祖国的挚爱. 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略 6.B 7.A 8.⑴一把剪刀,一匹锦绮,一堆破布付之一炬⑵钱鞭,一树繁花,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9.人生本来是美好的.可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摧折. 10.当时艰难处境,苦闷 11.略 12.暗指当时的黑暗.冷酷的现实. 13.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14.老师的粉笔 15. 排比,设问 16. 各种颜色的粉笔 17. 最后一句 18. 科学知识的世界,世界每个地方的消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