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艺术构思上 .在表现手法上 .在感情抒发上 .在语言运用上 .堪称当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博闻广知 风雨中的美丽 --读解曾卓先生及 初读曾卓这篇十二行诗作.总有一种沉郁的感觉.而端坐于历史的坐标面前.捧读曾卓这首诗.那种乍现的沉郁竟又变成了一种敬仰. 曾卓.1922年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与邹荻帆等人创建垦地诗社.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受迫.1959年下放农村劳动改造.1961年调派武汉人民艺术剧院.1979年平反.曾卓的一生就是一部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政治史.而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那把打开历史门缝的钥匙. 我想.曾卓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保持着一种孤独地追求真理的信念.朴素而真诚的诗行.饱含着真我的情感.在陷入进退两难的人生逆境中.作者秉承着既定的人生理想.积极进取而又不屈服于匍匐的命运.他“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倔强 .沉郁中透露着诗人固有的清高和刚毅.命运将他推到“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他还处惊不变.泰然“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保持着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念.这虽然“显得寂寞而倔强 .但这正是的精神所在.更是曾卓一生的写照! 曾卓对命运及生活的态度显然是严谨的.太多的人生磨砺使他“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 .但他还总是“孤独地站在那里 .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发出内心最真实的呼喊.因为他也只能生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以诗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他的孤独的情怀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是曾卓诗歌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一个转折点.此诗的成功创作表明他在孤苦的逆境中仍然保持着理性的清醒.并用它来审视.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那边-- 再次轻轻地捧读曾卓.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油然而生.2003年4月10日.这位淡泊名利.从不承认自己是名人学者的耄耋老人.与世长辞.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是曾老最后的遗言. 曾卓--这棵悬岩边的树.在洗尽人生铅华之后.凸显风雨之美. 活动桌面 移情与象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