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CZ-2F火箭将“神舟六号 载人航天飞船送人太空.谱写了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新篇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火箭所用的燃料是气体燃料 B 宇航员呼吸所备的气体是液态氧 C 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过滤实验较地面更易进行 D 飞船返回仓的绝热层所使用的是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这标志着“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想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开始了”。?

(1)火箭升空时,由于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性质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

A.在高温下不熔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

C.在常温下就分解气化

D.该涂料不可能发生分解?

(2)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其反应产物为无污染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1)“神舟六号”飞船表面贴有特制的陶瓷片,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采用的补氧剂有Na2O2、KO2两种选择,写出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1 kg Na2O2与1 kg KO2分别与C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同温、同压)之比为_______。

(4)你认为选用_______作补氧剂更为合适,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在太空运行了115.5小时后安全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飞船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液态的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

(1)已知偏二甲肼分子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0%,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3.33%,其余为氮,并且分子内含有两个氮原子。又知其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连接两个氢原子。试通过计算写出偏二甲肼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并推断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动机中,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发生归中反应,得到不污染环境的产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四氧化二氮在大气中或在较高温度下很难稳定存在,它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试推断由二氧化氮制取四氧化二氮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的顺利发射和10月17日的正常返回,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飞船以液态N2H4(联氨)和液态NO2为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火焰温度可达2 700 ℃。已知N2(g)+2O2(g)2NO2(g);ΔH=+67.7 kJ·mol-1,N2H4(g)+O2(g)N2(g)+2H2O(g);ΔH=-534 kJ·mol-1,对N2H4和NO2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时 NO2作氧化剂                         

B.氮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生成1 mol N2转移8 mol e-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g)+2NO2(g)3N2(g)+4H2O(g);ΔH=-1 135.7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1)“神舟六号”飞船表面贴有特制的陶瓷片,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采用的补氧剂有Na2O2、KO2两种选择,写出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1 kg Na2O21 kg KO2分别与C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同温、同压)之比为_______。

(4)你认为选用_______作补氧剂更为合适,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