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烧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6.向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仪器:① ② ③ ④ 试管夹 ⑤ 镊子 ⑥ 小刀 ⑦ 玻璃片⑧ 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 2 3 4 5 6 (用A-F表示) 写出实验操作2.6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实验2 , 实验6 , (4)实验结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仪器:①
试管
试管
 ②
烧杯
烧杯
 ③
酒精灯
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镊子 ⑥小刀 ⑦玻璃片⑧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
B
B
,2
F
F
,3
A
A
,4
D
D
,5
C
C
,6
E
E
(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5)设计一个不同于本题给予的实验方案,证明金属性镁比铝强(试剂任选,简述实验原理):
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④试管夹 ⑤镊子 ⑥小刀 ⑦玻璃片⑧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______.
(5)设计一个不同于本题给予的实验方案,证明金属性镁比铝强(试剂任选,简述实验原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仪器:①     ②     ③    ④试管夹 ⑤镊子 ⑥小刀 ⑦玻璃片⑧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    ,2    ,3    ,4    ,5    ,6    (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   
(5)设计一个不同于本题给予的实验方案,证明金属性镁比铝强(试剂任选,简述实验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④试管夹 ⑤镊子 ⑥小刀 ⑦玻璃片⑧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______.
(5)设计一个不同于本题给予的实验方案,证明金属性镁比铝强(试剂任选,简述实验原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趣的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可以挖掘许多有趣的实验,例如:

Ⅰ.[火球游泳]水火不相容,这是人们公认的常识,从来没有看见过火球能在水面上游来游去。然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火球游泳”小魔术。他在一个100毫升的烧杯里面装上自来水,然后用镊子将一块豆粒大的金属钾,轻轻地放在烧杯里,这时,烧杯里的水面上立刻生成个火球,这个火球在水面上滚来滚去,同时发生嗤嗤的响声,场景十分壮观。

Ⅱ.[“蓝瓶子”实验]在250 mL平底烧瓶中依次加入2 g氢氧化钠、100 mL蒸馏水、2 g葡萄糖(粉末),振荡使其溶解。滴入4~6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塞上瓶塞(如图),振荡烧瓶,溶液呈蓝色。静置,约3分钟后蓝色消失,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呈蓝色。可反复多次。已知:亚甲基蓝容易被还原。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金属钾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出一小粒金属钾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Ⅰ中金属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蓝瓶子”实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A.从烧瓶中取出溶液注满一支试管,塞上橡皮塞。试管中的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再振荡试管溶液不能变蓝。

B.在原烧瓶中经A处鼓入空气,溶液又慢慢变蓝了。静置片刻后,蓝色又消失。再次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

C.为了进一步弄清是何种成分引起的,他又继续探索。从A处改通纯净的N2、CO2,都不能使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变蓝。把制得的氧气从A处通入,发现上述无色溶液慢慢变为蓝色。

到此为止,“蓝瓶子”实验原理有了科学结论,请你总结“蓝瓶子”实验的变色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