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方案1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均可溶于稀硝酸形成蓝色溶液.因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生成Cu和Cu2+.导致溶液呈蓝色 /8 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分液漏斗中往试管中注水.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高于试管中的液面高度.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方法同样给分] ①②③ 3[提出问题]与BaCl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实验探究]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滴到pH试纸的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有淡黄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S2O32-+4Cl2+ 5H2O=2SO42-+8Cl-+10H+ [问题讨论]⑴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⑵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2009届高三化学实验题训练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该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绿色的高价铜盐,在热水中易水解生成氧化铜水合物而呈红色.已知pH为5时,+2价铜已开始以碱式盐的形式沉淀.某兴趣小组去一家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做社会调查,技术人员向他们展示了处理废料的综合利用方案:

(1)加入的A是
稀硫酸
稀硫酸
,通入的B是
空气
空气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2Cu2++SO32-+2Cl-+H2O=Cu2Cl2↓+SO4-+2H+
2Cu2++SO32-+2Cl-+H2O=Cu2Cl2↓+SO4-+2H+
.为提高Cu2Cl2的产率,常在反应②的溶液中加适量稀碱溶液,控制pH为3.5.这样做的目的是
OH-中和了反应生成的H+,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提高Cu2Cl2的产率
但当OH-浓度偏大时,Cu2+能与OH结合,生成沉淀,反而降低了Cu2Cl2的产率造成产物不纯
OH-中和了反应生成的H+,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提高Cu2Cl2的产率
但当OH-浓度偏大时,Cu2+能与OH结合,生成沉淀,反而降低了Cu2Cl2的产率造成产物不纯

(3)保持各反应物的最佳配比,改变温度,测得Cu2Cl2产率的变化如图二所示.则溶液温度控制在
53℃~55℃
53℃~55℃
时,Cu2Cl2的产率已达到94%,当温度高于65℃时,Cu2Cl2产率会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温度过高,促进了CuCl2的水解
温度过高,促进了CuCl2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1)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处理,分离得到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将金属粉末用10% H2O2和3.0mol?L-1 H2SO4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 ?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可以氧化Fe2+;过氧化氢也可以被Fe3+氧化。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2+和H+实际对H2O2的分解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和H+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试剂能够证明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KI溶液    ③亚硫酸溶液    ④Ba(OH)2溶液

(4)将H2O2溶液逐滴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是由于H2O2是弱酸性,消耗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是由于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红色褪去。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乙同学的解释谁正确,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s.5.u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1)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处理,分离得到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将金属粉末用10% H2O2和3.0mol·L-1 H2SO4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 ·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可以氧化Fe2+;过氧化氢也可以被Fe3+氧化。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2+和H+实际对H2O2的分解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和H+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试剂能够证明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KI溶液  ③亚硫酸溶液  ④Ba(OH)2溶液

(4)将H2O2溶液逐滴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是由于H2O2是弱酸性,消耗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是由于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红色褪去。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乙同学的解释谁正确,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的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O呈蓝色等.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的Cu2O试样中是否含有Cu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Ⅰ.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在空气中灼烧Cu2O生成CuO;
③Cu2O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u2O+2H+=Cu+Cu2++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 g,取红色试样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质量不变,称得最后质量为c g.分析数据,作出合理判断.
(1)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方案Ⅰ不合理,铜和氧化亚铜都能和硝酸生成Cu2+;方案Ⅱ不合理,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生成了铜单质
方案Ⅰ不合理,铜和氧化亚铜都能和硝酸生成Cu2+;方案Ⅱ不合理,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生成了铜单质

(2)方案3中,如果a、b、c的关系符合c=
10
9
(b-a)
10
9
(b-a)
可确认红色粉末是Cu2O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

(3)简述新探究方案中,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操作、现象、结论):
关闭活塞,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静置后若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面下降,则装置漏气
关闭活塞,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静置后若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面下降,则装置漏气

(4)你认为依据新方案测定上述红色试样成分必须获得下列哪些物理量:(选填序号)
②③⑤
②③⑤
     ①通入氢气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试样+硬质试管的总质量;
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试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含药品)的质量;⑤硬质试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含药品)的质量
(5)有人提出,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试管之间应加一个干燥装置,你认为
需要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简述理由
反应后,应让铜粉在氢气流中冷却,如没有干燥管,铜粉将吸湿
反应后,应让铜粉在氢气流中冷却,如没有干燥管,铜粉将吸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铜有Cu2O(红色)和CuO(黑色)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某高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课本实验的结论“H2与CuO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u”提出质疑,认为生成的红色物质不一定就是铜。为了确定该红色物质的成分,该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研究。

(一)提出猜想:红色物质可能是铜、氧化亚铜或两者的混合物。

(二)查阅资料:①Cu2+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u2O+2H+ =Cu2++Cu+H2O);②在空气中灼烧Cu2O能生成CuO。

(三)制备红色物质:方法同初中课本

(四)红色物质成分的探究:

           甲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探究方案:

           方案I:取该红色物质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II:取该红色物质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方案III:称得干燥的坩埚的质量为m1g,取红色物质置于坩埚中再称得质量为m2g。

然后将红色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反复多次直到质量不变,称得最后质量为m3g,比较m1、m2、m3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I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2)方案II中,若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则可知红色物质为           ;若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则可知红色物质为             

(3)方案III中,如果m1、m2、m3的关系符合m3=             ,可确认红色物质为Cu2O。

(4)乙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了第四种探究方案:

各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接(    )(    )接(    )(    )接(    );试剂X可选用            ;要测定红色物质的成分,最少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填序号)。

①通入氢气的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物质+反应管的总质量

③实验前干燥管的质量                          ④完全反应后,红色物质+反应管的总质量

⑤反应管的质量                                     ⑥实验后干燥管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