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等. (3)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 (4)实验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5)此反应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产生大量酸性废液.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等问题.现代研究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作此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7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说明: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①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 .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 120℃.4h B. 80℃.2h C. 60℃.4h D. 40℃.3h ② 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2)增大乙醇的用量.及时分离出产物乙酸乙酯 (3)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冷凝效果不好产物被蒸出 (4)2CH3COOH+CO32- 2CH3COO-+CO2↑+H2O ② 温度过高.乙醇碳化或脱水生成乙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 
浓硫酸
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及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及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
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
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
部分原料炭化
部分原料炭化
等问题.
(3)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50mL 0.50mol/L醋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在题述反应条件下,测得反应前醋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均为25.4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为28.73℃.已知反应前醋酸
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0g?cm-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为c=4.18J/(g?℃).试写出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55.18kJ?mol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55.1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表格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物理常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室温下色、态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苯甲酸 白色固体 1.2659 122 249
甲醇 无色液体 0.7915 -97.8 64.65
苯甲酸甲酯 无色液体 1.0888 -12.3 199.6
乙酸 无色液体 \ 16.6 117.9
乙醇 无色液体 \ -117.3 78.5
乙酸乙酯 无色液体 \ 83.6 77.1
(1)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 
H2SO4
CH3COOC2H5+H2O
图1为课本上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
①在制取乙酸乙酯时,为提高原料乙酸的利用率所采取的措施有:增大乙醇的浓度;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使平衡正向移动;
不断小火加热蒸出产品乙酸乙酯(三者中其沸点最低),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提高原料利用率
不断小火加热蒸出产品乙酸乙酯(三者中其沸点最低),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提高原料利用率
等.
②在装置B部分,导管不能伸入溶液中的原因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用饱和Na2CO3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来接收乙酸乙酯的原因是
NaOH溶液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NaOH溶液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③反应结束后从所得混合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所用的仪器是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因乙酸乙酯易挥发,所以在振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
放气操作
放气操作

(2)实验室用苯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取苯甲酸甲酯时用了图2所示装置(画图时省略了铁夹、导管等仪器):
①实验室制备苯甲酸甲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此装置中的冷凝管起着冷凝回流的作用,水流应从
a
a
口进入冷凝效果好(选填“a”或“b”);试简要分析实验室制取苯甲酸甲酯为什么不同样使用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的原因:
原料甲醇的沸点低于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如果还是使用制备乙酸乙酯的发
生装置,首先会使原料大量蒸馏出去,实验效率大大降低
原料甲醇的沸点低于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如果还是使用制备乙酸乙酯的发
生装置,首先会使原料大量蒸馏出去,实验效率大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用无水乙醇与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Ⅰ中的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2mL乙酸、1mL 18mol/L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硫酸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L和          mol/L。

②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烧瓶中除加入乙醇、浓硫酸和无水乙酸外,还应放入碎瓷片,其目的是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等。
(3)锥形瓶内收集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中所含杂质
主要有                              
(4)实验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5)此反应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产生大量酸性废液,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等问题。现代研究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作此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7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说明: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_________(填编号),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B.80℃,2hC.60℃,4hD.40℃,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用无水乙醇与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Ⅰ中的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2mL乙酸、1mL 18mol/L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硫酸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L和         mol/L。

②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