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要给学生陈述见解的机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新昌县模拟)上课时老师出示了下面的题目:
如图1,正△ABC中,P为BC上一点,作PE⊥AB,PF⊥AC,BG⊥AC,垂足分别为E,F,G.
求证:PE+PF=BG.
喜欢思考的小明,给出了如下证法:
证明:连接AP,∵S△ABC=S△ABP+S△ACP
又PE⊥AB,PF⊥AC,BG⊥AC
1
2
AC•BG=
1
2
AB•PE+
1
2
AC•PF

∵AB=AC
∴BG=PE+PF
老师非常赞赏,面积法证明本题真简洁!老师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1)当点P在CB延长线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探究三条线段之间PE,PF,BG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不要求证明.
(2)①将“P为BC上一点”改成”P为正△ABC内一点”,作PE⊥AB,PF⊥AC,PM⊥BC,BG⊥AC,垂足分别为E,F,M,G.有类似结论吗?请写出结论并证明.
②若点P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①的结论是否成立?试探究四条线段PE,PF,PM,BG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上课时老师出示了下面的题目:
如图1,正△ABC中,P为BC上一点,作PE⊥AB,PF⊥AC,BG⊥AC,垂足分别为E,F,G.
求证:PE+PF=BG.
喜欢思考的小明,给出了如下证法:
证明:连接AP,∵S△ABC=S△ABP+S△ACP
又PE⊥AB,PF⊥AC,BG⊥AC

∵AB=AC
∴BG=PE+PF
老师非常赞赏,面积法证明本题真简洁!老师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1)当点P在CB延长线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探究三条线段之间PE,PF,BG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不要求证明.
(2)①将“P为BC上一点”改成”P为正△ABC内一点”,作PE⊥AB,PF⊥AC,PM⊥BC,BG⊥AC,垂足分别为E,F,M,G.有类似结论吗?请写出结论并证明.
②若点P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①的结论是否成立?试探究四条线段PE,PF,PM,BG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上课时老师出示了下面的题目:
如图1,正△ABC中,P为BC上一点,作PE⊥AB,PF⊥AC,BG⊥AC,垂足分别为E,F,G.
求证:PE+PF=BG.
喜欢思考的小明,给出了如下证法:
证明:连接AP,∵S△ABC=S△ABP+S△ACP
又PE⊥AB,PF⊥AC,BG⊥AC
数学公式
∵AB=AC
∴BG=PE+PF
老师非常赞赏,面积法证明本题真简洁!老师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1)当点P在CB延长线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探究三条线段之间PE,PF,BG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不要求证明.
(2)①将“P为BC上一点”改成”P为正△ABC内一点”,作PE⊥AB,PF⊥AC,PM⊥BC,BG⊥AC,垂足分别为E,F,M,G.有类似结论吗?请写出结论并证明.
②若点P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①的结论是否成立?试探究四条线段PE,PF,PM,BG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数学课上,年轻的刘老师在讲授“轴对称”时,设计了如下四种教学方法:
①教师讲,学生听;
②教师让学生自己做;
③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发现规律;
④教师让学生对折纸,观察发现规律,然后画图.
数学教研组长将上述教学方法作为调研内容发到全年级8个班420名同学手中,要求每位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他随机抽取了6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如图:
(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方法③的圆心角.
(2)估计全年级同学中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哪一种?选择这种教学方法的约有多少人?
(3)假如抽取的60名学生集中在某两个班,这个调查结果还合理吗?为什么?
(4)请你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七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道习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n次后,可以得到多少条折痕对这道难题,数学教师制定了如下四种传授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发现规律;
(2)教师让学生自己做;
(3)教师让学生对折纸,观察发现规律;
(4)教师让学生对折纸,观察发现规律,然后让学生画图.
数学教研组长将上述传授方法作为调查内容发到全年级500名学生手中,要求每位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调查结果如扇形统计图所示:
(1)请你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要看仔细哟!);
(2)写出学生喜欢的传授方法的众数;
(3)针对调查结果,请你发表不超过30字的简短评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