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某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过量的SO2气体后.用带余烬的木条检验从C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 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 g.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题中所描述的现象.推测装置B中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你对上述推测的结论是正确的. . (3)装置C的作用是 .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通过计算判断m2的取值范围?(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 解析:(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SO2在没有H2O的存在下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O2再将Na2SO3氧化为Na2SO4. (2)检验有Na2SO3和Na2SO4生成即可. (3)SO2属于大气污染物且不能有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防止产生干扰. (4)用极端假设法求解.若生成物只有Na2SO3时.有m2=.若生成物只有Na2SO4时.有m2=.故m2的取值范围为<m2<. 答案:(1)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2Na2SO4 (2)实验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则证明反应物中有Na2SO3产生.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反应中有Na2SO4生成.说明B装置中发生了上述两个反应 (3)吸收过量的SO2防止造成空气污染.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 (4)<m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过量的
SO2气体后,用带余烬的木条检验从C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 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 g。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题中所描述的现象,推测装置B中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你对上述推测的结论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通过计算判断m2的取值范围?(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                        (请你写出)。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此处不要求填写)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成立。你的理由是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                       (请你写出)。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此处不要求填写)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成立。你的理由是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                        (请你写出)。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此处不要求填写)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成立。你的理由是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时,从“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得到启发。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SO2能否使品红褪色,该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药品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  
                                                
(2)该同学选择了正确装置后,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为此,你认为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3)该同学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32-。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其理由是     
(4)再用以下装置探究SO2的某些化学性质。

①装置乙的作用是     
②若X为Na2S溶液,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不稳定性
③若试剂X为Ca(ClO)2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完成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Ca2+ClO+SO2+H2O=     ↓+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