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 水解的前提条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1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被迫全国移民 “到新西兰。该国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温室效应的第一个受害者”。目前该国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的局面。该国岛屿近20年来已被海水侵蚀的千疮百孔,岛上的淡水日益减少;海水的大量侵入使土壤盐碱化,粮食和蔬菜无法正常生长。图瓦卢陆地最高处仅海拔4.5m,由于海平面日渐升高,据估计这些岛屿将于50年内被海水淹没,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2)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二氧化碳液化后送入伸海海底。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为使二氧化碳液化,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3)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利于人类的物质。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1:4的的物质的量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CO2+  4H2               (        ) +2H2O

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1:3的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某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 (       )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1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被迫全国移民“到新西兰。该国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温室效应的第一个受害者”。目前该国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的局面。该国岛屿近
20年来已被海水侵蚀的千疮百孔,岛上的淡水日益减少;海水的大量侵入使土壤盐碱化,粮食和蔬菜无法正常生长。图瓦卢陆地最高处仅海拔4.5m,由于海平面日渐升高,据估计这些岛屿将于50年内被海水淹没,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二氧化碳液化后送入伸海海底。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为使二氧化碳液化,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3)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1:4的的物质的量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 4H2+2H2O
(4)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1:3的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某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

褪色现象。

【提出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①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                                              

    ③                                              

【设计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实验探究】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配制 1000mL 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

应可生成0.5mol Br2。取该溶液10 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

释为100 mL,准确量取其中的10 m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

得到固体0.188g。

【解释与结论】

(1)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①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②若测得反应后n(Br-)= a mol, 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③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则说明溴水使乙醛发生了           反应。

(2)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

褪色现象。

【提出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①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                                               ;

    ③                                               。

【设计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实验探究】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配制 1000mL 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

应可生成0.5mol Br2。取该溶液10 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

释为100 mL,准确量取其中的10 m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

得到固体0.188g。

【解释与结论】

(1)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①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②若测得反应后n(Br-)= a mol, 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③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则说明溴水使乙醛发生了           反应。

(2)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

褪色现象。

【提出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①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                                              

    ③                                              

【设计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实验探究】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配制 1000mL 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

  应可生成0.5mol Br2。取该溶液10 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

  释为100 mL,准确量取其中的10 m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

得到固体0.188g。

【解释与结论】

(1)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①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②若测得反应后n(Br-)= a mol, 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③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则说明溴水使乙醛发生了           反应。

(2)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反应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