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也分别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相交于E点、D点.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与x轴、y轴垂直时,如图1,已知射线OM为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C点的坐标为(2,2)
(1)四边形ODCE的面积是
4
4
;点D的坐标为
(0,2)
(0,2)
;点E的坐标为
(2,0)
(2,0)

(2)将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与x轴、y轴不垂直时,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ODCE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其值为定值.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3)经过D、O、E三点画⊙O1,如图3,设△DOE的内切圆的直径为d,请证明:不论⊙O1的大小、位置如何变化,d+DE的值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0)(8,2),(6,4).已知△A1B1C1的两个顶点的坐标为(1,3),(2,5).若△ABC与△A1B1C1位似,则△A1B1C1的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3,4)或(0,4)
(3,4)或(0,4)

(2)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
①②③
①②③
;结论:
.(均填写序号)
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0)(8,2),(6,4).已知△A1B1C1的两个顶点的坐标为(1,3),(2,5).若△ABC与△A1B1C1位似,则△A1B1C1的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______.
(2)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______;结论:______.(均填写序号)
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形变换的探究与猜想】
从特殊到一般,从全等到相似;求证线段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关键是第一问的全等的证明,发现全等的三角形,一般是利用ASA完成证明,从而得到需要证明的相似三角形(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例:正方形ABCD,E为直线AB上任意一点,DF⊥DE交直线BC于点F,直线EF、AC交于点H,连接DH.

(1)①如图1,当点E在边AB上时,判断线段DH与线段E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②如图2,当点E在边A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判断线段DH与线段E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从①、②中任选一个证明;
(2)如图3,若点E在AB边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完成图3,判断线段DH与线段E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要证明;
(3)如图4,若将图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为正方形,且AB=kAD,其它条件不变,判断线段DH与线段E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直线l:y=
3
3
x+
3
3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以点A(1,0)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作⊙A,分别交x轴、y轴正半轴于点D、E,直线l与⊙A交于点F,分别过点B、F作⊙A的切线交于点M.
精英家教网(1)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
(2)求直线MF的解析式;
(3)若点P是
BEF
上任意一点(不与B、F重合).连接BP、FP.过点M作MN∥PF,交直线l于点N.设PB=a,MN=b,求b与a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
(4)若将(3)中的条件点P是
BEF
上任意一点,改为点P是⊙A上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在⊙A上的什么位置时,△BMN为直角三角形,并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第(4)问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或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