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各项中.能够区别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的试剂是( ) A.NaHCO3溶液 B.湿润的KI-淀粉试纸 C.AgNO3溶液 D.NaOH溶液 [解析] 溴蒸气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NO2中无此现象.NaHCO3溶液使Br2蒸气.NO2均褪色,NO2.Br2蒸气均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NaOH溶液均使NO2.Br2蒸气褪色. [答案] 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溶液中不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KMnO4酸性溶液 C.氯水    D.品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甲醇具有开发和应用广阔的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途径合成甲醇:
途径Ⅰ:CO2(g)+3H2(g)?CH3OH(g)+H2O(g)△H1
途径Ⅱ:CO(g)+2H2(g)?CH3OH(g)△H2
(1)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规律的是
 

(2)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反应Ⅱ已达到平衡的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一定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c.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CO,同时生成1mol CH3OH
(3)如图是反应途径Ⅱ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2_
 
_0(填“>”、“<”或“=”).
②如表所列数据是反应途径Ⅱ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50℃
K 2.041 0.012
请用化学平衡常数解释上面①中你的判断:
 

(4)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则,CH3OH(l)+O2(g)=CO(g)+2H2O(l)△H=
 
kJ?mol-1
(5)用甲醇作燃料,KOH溶液作电解液,惰性电极材料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其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济南一模)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分别代表元素符号),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C与E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NH4NO3
NH4NO3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C
E(填“>”、“<”或“=”),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
②③
②③
(填序号).
①氢化物H2E的酸性比H2C强
②氢化物H2C的热稳定性比H2E强
③氢化物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3)将由BC和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图所示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已知(ⅰ) 浓硝酸能将气体BC氧化成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C.
(ⅱ) NaOH溶液与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BC2═NaBC2+NaBC+H2O  NaOH溶液与B、C气体不反应
a.装置①、②、③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H2O
H2O
稀HNO3
稀HNO3
浓HNO3
浓HNO3

b.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
CO2
CO2
(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c.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现象是
装置②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装置②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昌平区二模)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在Na2SO3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B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证明该气体是SO2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定NaOH溶液的pH
D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再分别加入0.1mol/L H2C2O4溶液2mL、0.2mol/L H2C2O4溶液2mL,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
CO2(g)+3H2(g)?CH3OH(g)+H2O(g)
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该反应是
放热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若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①在反应进行的0~1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1mol/(L?min)
1mol/(L?min)

②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若上述反应体系不改变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升高温度
升高温度
,曲线Ⅱ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

(3)下列各项中,不能够说明CO2(g)+3H2(g)?CH3OH(g)+H2O(g)已达到平衡的是
D
D
(填选项).
A.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条件下,H2O(g)的浓度保持不变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CO2,同时生成1mol 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