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1)∵把△ABD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ECD位置. ∴∠ADE=60°.AD=DE.AB=CE. ∵∠BAC=120°.∴∠BAD=120°-60°=60°. 知CE=AB=5.AC=2.∠BAD=60°.有∠DCE+∠BCD+∠BAC=180°. ∴AE=7.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
(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
例如,如图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分别形
成50米,100米,150米三条等高线.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求坡度的步骤如下:(如图2)
步骤一:根据两点A,B所在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读出点A,B的高度;A,B两点的
铅直距离=点A,B的高度差;
步骤二:量出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距离为d个单位,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m,则A,B两点的水平距离=dn;
步骤三:AB的坡度=
铅直距离
水平距离
=
点A,B的高度差
dn1

请按照下列求解过程完成填空.
某中学学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图3,小明每天上学从家A经过B沿着公路AB,BP到学校P,小丁每天上学从家C沿着公路CP到学校P.该山城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1)分别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间坡度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
(2)若他们早晨7点同时步行从家出发,中途不停留,谁先到学校?(假设当坡度在
1
10
1
8
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当坡度在
1
8
1
6
之间
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米/秒)
解:(1)AB的水平距离=1.8×50000=90000(厘米)=900(米),AB的坡度=
200-100
900
=
1
9

BP的水平距离=3.6×50000=180000(厘米)=1800(米),BP的坡度=
400-200
1800
=
1
9

CP的水平距离=4.2×50000=210000(厘米)=2100(米),CP的坡度=
 

(2)因为
1
10
1
9
1
8
,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因为
 
,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米/秒,斜坡AB的距离=
9002+1002
=906(米),斜坡BP的距离=
18002+2002
=1811(米),斜坡CP的距离=
21002+3002
=2121(米),所以小明从家道学校的时间=
906+1811
1.3
=2090(秒).小丁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约为
 
秒.因此,
 
先到学校.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以下的材料:
如果两个正数a,b,即a>0,b>0,则有下面的不等式:
a+b
2
ab
当且仅当a=b时取到等号
我们把
a+b
2
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把
ab
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于是上述不等式可表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它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是解决最大(小)值问题的有力工具,下面举一例子:
例:已知x>0,求函数y=x+
4
x
的最小值.
解:另a=x,b=
4
x
,则有a+b≥2
ab
,得y=x+
4
x
≥2
x•
4
x
=4
,当且仅当x=
4
x
时,即x=2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
根据上面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x>0,则当x=
 
时,函数y=2x+
3
x
取到最小值,最小值为
 

②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花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的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
③已知x>0,则自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y=
x
x2-2x+9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如图,已知墙高AB为6.5米,将一长为6米的梯子CD斜靠在墙面,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BCD=55°,此时梯子的顶端与墙顶的距离AD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5°≈0.82,cos55°≈0.57,tan55°≈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中,∠C=90°,BC=6,AC=8,AB=10.求边AB上的高的长.

解:作CD⊥AB垂足为D.

△ABC把BC看作底,则_________是高.此时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

若把AB看作底,则_________是高,此时面积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
(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
例如,如图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分别形
成50米,100米,150米三条等高线.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求坡度的步骤如下:(如图2)
步骤一:根据两点A,B所在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读出点A,B的高度;A,B两点的
铅直距离=点A,B的高度差;
步骤二:量出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距离为d个单位,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m,则A,B两点的水平距离=dn;
步骤三:AB的坡度==
请按照下列求解过程完成填空.
某中学学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图3,小明每天上学从家A经过B沿着公路AB,BP到学校P,小丁每天上学从家C沿着公路CP到学校P.该山城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1)分别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间坡度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
(2)若他们早晨7点同时步行从家出发,中途不停留,谁先到学校?(假设当坡度在
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当坡度在之间
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米/秒)
解:(1)AB的水平距离=1.8×50000=90000(厘米)=900(米),AB的坡度==
BP的水平距离=3.6×50000=180000(厘米)=1800(米),BP的坡度==
CP的水平距离=4.2×50000=210000(厘米)=2100(米),CP的坡度=______.
(2)因为,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因为
______,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米/秒,斜坡AB的距离==906(米),斜坡BP的距离==1811(米),斜坡CP的距离==2121(米),所以小明从家道学校的时间==2090(秒).小丁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约为______秒.因此,______先到学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