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会产生气泡.其原因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化学实验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他们认为氢氧化钠固体可能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实验探究】(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
 

(2)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在该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与之反应的物质是
 

精英家教网
【实验分析】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硫酸的质量
 
变质后消耗硫酸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综合计算】(1)称取26.5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26.5克 148.5克 146.3克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出求解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为
 

(2)该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化学实验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他们认为氢氧化钠固体可能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实验探究】(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______;
(2)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在该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与之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实验分析】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硫酸的质量______变质后消耗硫酸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综合计算】(1)称取26.5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26.5克148.5克146.3克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出求解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
(2)该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东台市模拟)在化学实验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他们认为氢氧化钠固体可能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实验探究】(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______;
(2)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在该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与之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实验分析】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硫酸的质量______变质后消耗硫酸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综合计算】(1)称取26.5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26.5克148.5克146.3克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出求解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
(2)该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
CO2+2NaOH=Na2CO3+H2O(或空气中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CO2+2NaOH=Na2CO3+H2O(或空气中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试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酸)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酸)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所选的酸对应,合理均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所选的酸对应,合理均可)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CaCO3
CaCO3
(填化学式),该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
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
现象B为无色酚酞变红色
现象B为无色酚酞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并进行中和反应的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
CO2+2NaOH=Na2CO3+H2O(或空气中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CO2+2NaOH=Na2CO3+H2O(或空气中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所选的酸对应,合理均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所选的酸对应,合理均可)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CaCO3
CaCO3
(填化学式),该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如图是向净化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M点的意义是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
80:73
80:73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
放热
放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当所加盐酸的体积大于v mL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NaCl、HCl
NaCl、HCl

(4)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在小烧杯中倒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l0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③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
若停止实验时,两溶液恰好反应.请分析小明实验后回答:实验中酚酞试剂的作用是
判断反应进行和进行的程度
判断反应进行和进行的程度
;计算出这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