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3)8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6、(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①其反应符号表达式
CaCO3+HCl=CaCl2+H2O+CO2

②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BCDEF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③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④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⑤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符号表达
CO2+Ca(OH)2=CaCO3↓+H2O

(2)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25%
,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此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
高于或低于此浓度产生气体速度减慢

②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70
℃,因为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
其它温度反应太慢或太快来不利于收集

③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振荡(摇晃)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④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
固液接触面积(固体形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试管内药品 1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1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现象和比较 有少量气泡 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次实验室分组实验中,李武同学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CuSO4固体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滴加到盛有5%H2O2溶液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微粒( H2O、Cu2+、SO42- ),他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一种微粒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他和同学一起通过以下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微粒?
H2O(或水分子)
H2O(或水分子)
.理由是
双氧水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双氧水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2)用化学式表示实验A发生的化学反应
2H2O2
 CuSO4 
.
 
2H2O+O2
2H2O2
 CuSO4 
.
 
2H2O+O2
,检验该反应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A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A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在实验B中加入稀硫酸(含有H2O、H+、SO42-)后,无明显变化,证明
SO42-(或硫酸根离子)
SO42-(或硫酸根离子)
不起催化作用.
结论:硫酸铜溶液中,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微粒是
Cu2+(或铜离子)
Cu2+(或铜离子)

(4)要验证双氧水分解速率与双氧水的浓度有关,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取两套相同装置,其中一套加入5%的双氧水溶液和MnO2,你认为另一套装置所加药品应该是
a
a
b
b
(填序号).
a.15%的双氧水溶液     b.MnO2     c.5%的双氧水溶液     d.硫酸铜溶液
(5)小东同学注意到试管内只有15%的双氧水时就有少量小气泡浮起,将这支试管浸入约80°C的热水中,气泡明显增多,由此小东认为,双氧水分解速率还与
温度
温度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2)80℃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      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4)由图1分析,若分别将2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5)甲中混有少量乙,如果要提纯甲,分离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有:①称量需提纯的固体混合物;②控制水量,配制成80℃左右的饱和溶液; ③降温至20℃后进行过滤,并用少量冷水洗涤过滤器中的固体2-3次;④取出固体,干燥、包装。
请回答:步骤③中,过滤后,需进行洗涤,目的是                            
不用热水而用冷水洗涤的原因是                                  
(6)有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仔细观察下图中实验过程和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在A、B、C 中Ca(OH)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c
c
(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c>b>a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7.5
7.5
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AB
AB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2.5
2.5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