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燃烧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硫.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在高效课堂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学习.
[课堂归纳]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我们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
①可燃物    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
氧气

[演示引导]我们进一步学习灭火的原理.如图1所示,烧杯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烧杯底部有一些碳酸钠粉末,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稀盐酸,发现蜡烛迅速的熄灭.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熄灭蜡烛所依据的原理是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空气使蜡烛熄灭

[小组探究]点燃一长一短两支蜡烛(如图2),同学们分小组对熄灭蜡烛的方法展开探究.
(1)小何说:“因为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我可以将它们吹灭.”
小邹对小何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并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说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呼出的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
铜丝变黑
人呼出的气体中存在氧气
看了小邹的实验后,小何发现了吹灭蜡烛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吹气时带走热量,使蜡烛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被吹灭

(2)小丽说:“可以在燃着的两支蜡烛上罩一个大烧杯,过一会蜡烛也会熄灭.”(如图3)
小苗说:“蜡烛熄灭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短蜡烛先熄.”
小张说:“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上部氧气少,所以长蜡烛先熄.”
同学们一起合作进行了实验,发现长蜡烛先熄.
小苗对小张的说法仍心存疑惑,认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是长蜡烛先熄的主要原因,并设计实验进行了证明.她的实验方案是
取短蜡烛和长蜡烛各一支,分别点燃,罩在同一个大烧杯中
.通过实验,小苗终于发现了长蜡烛先熄灭的秘密,她的发现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二氧化碳受热密度比空气小而上升,使烧杯上部充满二氧化碳,故长蜡烛先熄

(3)通过探究,小丽进一步提出采用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
隔离可燃物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的方法是
用剪刀剪去燃着的烛芯

[归纳反思]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灭火的原理,而且还有了新的启示是
遇火灾逃生时应压低身体
.(答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27、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把燃烧的木条放在烧杯口中,木条熄灭了;过一会儿,再把燃烧的木条放在烧杯口,此时木条不仅没熄灭,反而燃烧更旺.
1)由于液氮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低”)导致氮气
(填“先”、“后”)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木条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9、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氮气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②“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O2后蒸发出来,且O2可以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据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①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②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大

(2)图2所示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③
②③
(填序号);
①试管变瘪                   ②试管内液面上升
③试管内液体变浑浊           ④试管内液体变红
(3)图3所示实验中,
H2CO3
H2CO3
(填物质的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河北区二模)通过下面四个课堂演示实验,会得出一些结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①既可以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可以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实验②既可以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③既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实验④既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