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 B、冰水 C、净化的空气 D、澄清石灰水
3、有一种病叫缺铁性贫血病,这里的“缺铁”是指缺少…(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氧化铁 D、四氧化三铁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棒冰融化 B、湿衣服晒干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D、电灯泡发光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A、有颜色的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沉淀生成
D、有发光发热现象
21、如图所示:空瓶A连接玻璃弯管B,并在B中装有少量的红墨水。A瓶中套一只大试管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的氧气,用胶塞塞紧。弯管中的水面相平,实验开始时,将燃烧匙中的硫点燃,迅速插入试管中,试回答:
(1)实验开始时,弯管内液面的变化是 。
(2)如果试管底部是漏的,则装置至室温后,弯管内的液面变化 ,如果把硫换成磷,且试管底部是漏的,则装置至室温后,弯管内的液面变化是 。
20、雷利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它曾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装有铜屑的烧红的玻璃管中,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的氮气密度是1.2572g/L。
方法二:将氨气通过灼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测得氮气密度为1.250g/L。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测得氮气密度不同,你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9、某同学如右图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中部有一可以左右移
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
璃管口与空气相连,实验开始前活塞在5厘米处。
(1) 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 ,活塞向(左、右) 移动。
(2)实验结束,恢复至室温,活塞应停在 厘米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18、如图所示:
(1)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现将瓶内装满水,
氧气从 端进入。
(2) 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实验时,
水应从 端进入。
(3) 若用此装置收集比空气小的气体,
装置应该 。
17、存放易挥发可燃物质仓库门口贴有如图
所示的标志。试从燃烧的条件说明两点理由:
,
。
16、火柴头上主要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火柴盒两侧的磨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1)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滑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
(2) 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 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杆着火。
请写出(1)(2)(3)三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3)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