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知识要点
1、中和反应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处理工厂的废水
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三)链接中考与竞赛
1、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固体,要洗去这层白色固体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 D、先用盐酸荡洗再用水冲洗
2、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透明密封)。在阳光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3.(04·湖北竞赛)即食即热型快餐的内层是用铝箔真空包装的食物,外层则分别包装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4、如图所示,一个广口瓶中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另一个广口瓶中放一小烧杯,烧杯中盛有足量的浓NaOH溶液,并漂浮着一个小球(小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温度、压强变化对实验的影响)。数小时后小球会( )
A、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仍在原处 D、沉到杯底
5、(04·辽宁竞赛)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选择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酸、碱、盐)进行实验,请你写出所选试剂的化学式:酸 ,碱 ,盐 。
6、(04·厦门中考)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进行实验后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由第②步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说明反应①有碳酸盐新物质生成,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
②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③往白色沉淀中滴入稀盐酸 |
白色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分析本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
(4)还有的同学认为只用空矿泉水瓶就可证明这个是否发生,他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
7、(03·南京中考)对牙膏有关问题的探究: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
两面针儿童牙膏 |
珍珠王防臭牙膏 |
中华透明牙膏 |
摩擦剂 |
氢氧化铝 |
碳酸钙 |
二氧化硅 |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
|
|
|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仿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学生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摩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用烧杯称取这种牙膏膏体100.0 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放出(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共用去稀盐酸200.0 g。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278.0 g。(所有质量数据均不含烧杯质量)请你计算这种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1-35.5;Ca-40)
课时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二)配备练习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轻的是( )
A、生石灰 B、烧碱 C、浓盐酸 D、浓硫酸
2、在①食盐溶液 ②硫酸溶液 ③酒精溶液 ④糖水中能够导电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都有腐蚀性
C、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都能与指示剂反应
4、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烧碱时,烧碱应放在①烧杯中 ②纸上 ③在右盘上④左盘上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用途中,错误的是( )
A、制肥皂 B、造纸 C、除锈 D、用于纺织 、印染
6、下列各溶液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三氧化硫 B、硫酸铜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灰水
7、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O B、氧化钙 生石灰 CaCO3
C、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D、碳酸钠 纯碱 Na2CO3
8、下列物质中,溶于水不能放出大量热的是( )
A、生石灰 B、 NaOH 固体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
9、下列氧化物中,既不和酸反应,又不和碱反应的是( )
A、CO2 B、CO C、Fe2O3 D、CuO
10、制作树叶书签时要较快除去叶肉,可将树叶浸入下列一种液体中,该液体是( )
A、水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食盐水
11、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
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该物质是( )
A、浓H2SO4 B、氢氧化钠固体
C、氧化钙固体 D、食盐固体
12、小明对“碱的性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桌上备有:①15%的NaOH溶液、②15%的KOH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
a. 小明各取上述①②试液2ml ,分别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都出现明显的红褐色絮状沉淀,①②中任选其一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b. 由此,小明推测对③试液进行相同操作,也会出现同样现象。然而,实验结果却是:沉淀现象不明显。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原因 。
13、把鸡蛋放在石灰水保存时间较长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检验H2中是否混有CO2是用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用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除去H2中混有的CO2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用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
15、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
(一)知识要点
1、氢氧化钠固体的潮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和氢氧化钠的用途
2、氢氧化钙的制取、俗名和它的用途
3、碱的化学性质:
(三)链接中考与竞赛
1、(02·北京西城区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Ca(OH)2 B、Cu2(OH)2CO3 C、C2H5OH D、Na2CO3
2、(03·江苏省预赛)20世纪初,一些化学家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A、HNO3 B、HCO3– C、NH4+ D、SO42-
3、下列物质中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石灰水
4、(03·全国复赛)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硫酸盐),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A、2g B、3g C、3.5g D、4.5g
5、(04·四川中考)胃溃疡严重的病人的胃酸(盐酸)过多,可内服含有能跟盐酸起反应的物质成分的胃药,减少胃中盐酸的含量而又不造成胃穿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为胃药成分的是( )
A.CuCO3 B.Al(OH)3 C.NaHCO3 D.Ca(OH)2
6、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
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右图),直至
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
中,正确的是( )
A、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
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
7、(04·北京竞赛)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薄铁片,铁片无任何变化。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滤出的不溶物中不一定含有铜 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氧化铜,可能含有铁粉 C.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和铁粉,一定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
8、(04·扬州中考)双球洗气管常用于气体除杂、干燥、吸收(可防倒吸)等实验。为吸收某气体并检验其性质进行图中实验,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左方进入的气体可能是
A、NH3
B、HCl
C、CO2
D、O2
9、现要用废铜屑、浓硫酸、空气和水等原料来制取硫酸铜。甲同学通过查找资料,采用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CuSO4 +X↑+2H2O ,其中X为 。你有其他方案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没有可不填,下同) 。通过比较,你认为 的方案好(填“甲” 或“我”),理由是 。
10、(2004·泰州中考)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现有两瓶没有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请你设计出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并要求三种方案的实验现象不相同。
项目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方案1 |
|
|
方案2 |
|
|
方案3 |
|
|
11、(04·厦门中考)芳芳自制指示剂的实验结果如下:
![]()
|
1 |
7 |
13 |
||||
玟瑰花 |
粉红色 |
粉红色 |
绿色 |
||||
红萝卜汁 |
红色 |
红色 |
红色 |
||||
三角梅花 |
紫色 |
肉色 |
黄色 |
||||
紫卷心菜 |
红色 |
紫色 |
深绿色 |
请回答:
(1)上述几种花、叶或果实的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2)针对石蕊的中间色和碱性环境中的颜色不易区分,芳芳提出了“石蕊可以退休了,可用紫卷心菜提取物替代”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其结论,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
(3)芳芳想用自制的指示剂较准确地测定某土壤的酸碱性,你认为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请说出理由;若认为不行,请给出你的实验方案。答:
(二)配备练习
1、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醋 D、汽水
2、现有NaOH 溶液、稀硫酸、蒸馏水,若将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Na2CO3 溶液
3、下列有关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烟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帮助消化 D、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4、下列用途中盐酸和硫酸都具有的是( )
A、金属表面除锈 B、生产化肥 C、制火药 D、干燥剂
5、在4个小烧杯里分别盛有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显著增加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蔗糖溶液
6、将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滤纸很快变黑。这说明浓硫酸具有的特性是( )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氧化性
7、小明想除去自己白衬衫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前,他从家中选择的最合适的物质是
A.汽油 B.食盐水 C.白醋 D.红醋
8、等质量的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是( )
A、相等 B、与稀盐酸反应的多 C、与稀硫酸反应的多 D、不能确定
9、下列溶液跟铁片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FeSO4 溶液 D、CuSO4溶液
10、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需加入适量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但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因为 。
(一)知识要点
1、几种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
3、酸的化学性质
32.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求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31.蛋白质是有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蛋氨基酸, 蛋氨基酸(化学式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蛋氨基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蛋氨基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g
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氮元素质量为0.5 g.则这种奶粉属于___________(填“合格” 或“不合格”)奶粉.
30.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熙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发现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样
[提出问题]这三种“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⑴回忆 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查阅有关资料: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了咖啡色的物质.
⑶实验探究:将四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现象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和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⑴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保质期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