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烟气中含有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的有毒气
体,该气体是( )
A.CO B.H2 C.CO2 D.N2
3.下列关于一些物质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用纯铁制成的机械和刀具性能优良
C.稀硫酸可用来清除铁器表同的锈 D.75%的酒精在医疗上常做消毒剂
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溶于水的一组是( )
A.Fe(OH)3,KOH B.Ba(NO3)2,CaCO3
C.MgSO4,K2CO3 D.CaO,Fe2O3
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变化的是( )
A.拖拉机旁闻到柴油味 B.农家肥料发酵
C.农机具锈蚀 D.柴草垛底潮湿腐烂
36.(5分)(1)将1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10%的稀硫酸,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稀释所需的水为多少毫升?(水的密度为1.0 g·cm-3)
(2)用上述配制的稀硫酸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求生成的硫酸钾为多少克?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KOH===K2SO4+2H2O)
H-1,C-12,O-16,Na-23,S-32,K-39,Cu-64)
35.(3分)已知某化学式为M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1)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定M元素的名称是 。
(3)MSO4中M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用百分数表示)
34.(8分)在化学晚会上,小李表演了一个魔术,大家观察到小李将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各自分成了两等份,并按下图的流程表演了两次,但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友情提示:1.表演中产生的气体无色无刺激性气味;2.可溶性钡盐对人体有毒,要避免误食。)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出现现象一,写出那杯白色浑浊的“牛奶”中所有成分的化学式:
。
(4)反应②中所得的沉淀也要避免误食,原因是 。
(5)请你用实验室中的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碱也设计一个小魔术,名叫“会变色的花”,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解释其中的化学原理 |
|
|
|
33.(8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07年12月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6.4℃,海平面上升18 cm~59 cm,如果气温上升超过3.5℃,40%~70%的物种面临灭绝。”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它所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 。
(2)写出上述气体的两种用途:
。
(3)对于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
(4)上述气体与水反应能够生产一种酸,你认为酸雨是由上述气体引起的吗?为什么?(回答“是”或“不是”,能否形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收集一瓶某工厂附近的干燥空气样品?
3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Zn、CaCO3 、Na2 CO3三种物质,为检测出该混合物中的具体物质及含量,探究小组选择了下图中的部分装置,经过实验得知气体产物中含有氢气和二氧化碳。(提示: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乙中仪器B的名称是 。
(2)长颈漏斗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3)装置戊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某种气体,当气体从g处进入,则可收集到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填“大”或“小”)。
(4)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仪器装置,进行合理的连接,可完成以下指定的实验:
①证明该混合物中含有碳酸盐,从左到右的接口顺序为a→ 。写出除装置甲内的反应外,该项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证明该混合物中含有锌粉,从左到右接口顺序为a→ 。若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5)假如固体混合物中不含CaCO3,在实验中称取m克的样品(允许采用上述装置以外的仪器,但装置甲必须使用),甲同学说可以通过测量氢气体积,然后换算成氢气质量的方法计算出Zn的质量。乙同学说,他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获得锌的质量,他的方法是
。
31.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往往由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下表为某些物质的20℃时的溶解度:
物质 |
溶解度/g |
Ag2S(黑色) |
1.5×10-16 |
AgBr(淡黄色) |
8.4×10-6 |
AgCl(白色) |
1.5×10-4 |
Ca(HCO3) 2(白色) |
16.6 |
CaCO3(白色) |
0.0015 |
CaSO4(白色) |
0.2 |
Ca(OH)2(白色) |
0.165 |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向溴化银(AgBr)悬浊液中加入硫化钾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
(2)从上表中另选出两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