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16·下列操作中有关仪器部位不应该接触的是
A.倾倒液体时试管与试剂瓶口 B.搅拌时玻璃棒与烧杯内壁
C.滴加液体时滴管与试管内壁 D.过滤时漏斗下夹端与烧杯内壁
[ ]17·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
将本组待鉴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硬水、软水 |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
B |
N2 、O2、、 CO2、空气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
C |
木炭粉、二氧化锰 |
灼烧,观察能否发生燃烧 |
D |
水、双氧水 |
看外观,颜色 |
[ ]18·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 :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97 :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 ]19·“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l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
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
[ ]20·实验测得某硝酸铵化肥的样品中含氮量为20.7%,则其中一定混入了
A·碳铵(NH4HCO3) B·尿素[CO(NH2)2]
C·硫铵[(NH4)2SO4] D·氯化铵(NH4Cl)
[ ]1·下列物质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火柴燃烧 D·面包发霉
[ ]2·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根据烧杯内壁有水以及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两个现象,得出的实验结果是
A·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 ]3·下列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4·加热下列物质不能得到氧气的是
A·氯酸钾 B·高锰酸钾 C·氯化钾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5·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化学变化、分解反应 B·碘的升华、物理变化
C·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D·物理变化、化学反应
[ ]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7·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滤纸用水润湿紧贴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 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 ]8·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而CO2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的分解又可重复使用。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A·粘合剂 B·制冷剂 C·催化剂 D·防腐剂
[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反应生成C(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2 :1 :2 B·1 :2 :2 C·1 :1 :1 D·2 :2 :3
[ ]1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质量比为11 :9的CO2和H2O,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A、CO B、CH3OH C、C2H2 D、C2H4
[ ]11·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根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约含铁130mg、锌167mg~172mg、铝5mg、硼7mg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 ]12·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13·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物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14·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5.8%,则每个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个数是
A·1 B·2 C·3 D·4
[ ]15·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33、某瓶装保健食品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下。
(1)该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是 ;( 1分)
(2)某同学为了测定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00片该食品放入一烧杯中,再向其中注入120克足量的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时,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50.2克。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该保健食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 8分)
|
32、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8)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分析实验
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
设计意图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
|
可燃物才能燃烧 |
(2) |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
没蘸水的小棉团燃烧 蘸水的小棉团不燃烧 |
|
(3) |
|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
|
得出结论: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需可然物 ② ③
31、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固态物质可能是哪几种?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写出两种不同的推测)(每空1分,共4分)
29、2004年宣城市被授予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是我国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每空1分,共3分)
①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炱(tái)加工制成,用其写字作画永不变色。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是 。
②有人认为歙砚由大理石加工而成,怎样用实验证明?
③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证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30、某合作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取一张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试纸,放到已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观察到试纸变成红色。由此部分同学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请你围绕该问题进行探究:
(1)你认为这些同学的判断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 1分)
(2)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用语言或图示均可)(4分)
。
28、请你分析下列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每空1分,共2分)
(1)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发生炸裂
27、请你根据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寓示的含义是:
(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3)请你再举二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 。(每空1分,共4分)
26、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居民在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煤中含有少量的
硫,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而造成大气污染。小李家冬天取暖用煤2000千克,煤中含硫约1%。试计算小李家整个冬天向大气排放约 千克二氧化硫。( 2分)
25、黄金较稀少,价格昂贵,在青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在沙土层中用水冲洗筛选金
子。据此推断,由此法采集的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填“单质” 或“化合物”) ( 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