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6.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
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② 小军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液体(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写出该液体(溶液)的名称 。小军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
③ 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
2008-2009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答案卷
35.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① (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② ,其作用是 ③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④ 。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⑤ 后 ⑥ ,其原因是 ⑦
⑶小红想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①_______,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②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③___,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④______(填a或b)管通入。
⑷请你比较小红所用方法比小强的方法,其优点有 ① (答一条)
⑸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① ,收集装置是___②___。
34.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但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会对生命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有__________①氧气②氧分子③氧元素(填序号)。
⑵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蒸馏②吸附 ③过滤 ④静置等,其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填序号) ;由河水生产成自来水,依次需要经过的步骤是(填序号) ; 其中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填序号) ;
33.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⑴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⑶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
32.用文字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或“分解”):
(1)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3)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31.现有八种物质:①液态氮 ②蒸馏水 ③四氧化三铁 ④澄清的石灰水 ⑤生理盐水 ⑥氧气 ⑦氯酸钾 ⑧清新的空气。用序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30.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研究。试回答
(1)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________________。
(3)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
⑷通过以下两种操作都可以产生氧气:
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试管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所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9.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图1 图2 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图 是表示的化合物,图 表示的是混合物,图1中的分子 (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27.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